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于兩廣、福建、江西、臺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具有清熱解暑;補益氣血;降壓的功效。現將草菇增產新三法介紹如下:
一、二次接種: 采取二次接種措施,有利于草菇增產。草菇菌絲生長速度太快,極容易老化,導致生活力減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養料中的養分繼續出菇。在第1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并用石灰水潑濕,將培養料pH值調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種,播后覆蓋一薄層發酵過的培養料。也可在第1-2潮菇采收后,將料塊翻過來,把底層培養料翻到表層,噴灑1%的石灰水,調整酸堿度。然后再在料面二次接種,接種量為2%-3%,一般可增產30%左右。
二、調酸堿度: 具體做法:向培養料噴灑3%的石灰水,不僅可補水,還可使培養料呈偏堿性;也可向培養料噴灑0.1%的尿素和麥麩水(100千克水加10千克麥麩,煮后過濾,取濾液50千克加清水50千克).尿素用量為0.1%~0.2%,用量不可過多,否則容易產生鬼傘雜菌;或采用補施干牛糞和人尿。將干牛糞打碎,加入40%的人尿,混勻,使用前堆制1天,每采完一潮菇后施于料面上,若加入一些雞、鴨糞,效果會更好。
三、實施覆土: 草菇覆土可提高培養料保濕性能和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使菇體肥大,減少死菇,增產幅度在20%以上。覆土材料可用菜園土(地表8~10厘米以下挖?。?覆土厚度一般以2厘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