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真姬菇無公害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16-07-07  【來源】:福建省明溪縣農業局
    【核心提示】:真姬菇無公害栽培技術
      真姬菇又名玉蕈、斑玉蕈。因它具有獨特的蟹鮮味,故有人稱它為蟹味菇。真姬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品。真姬菇菇形美觀,質嫩脆,味鮮美,市場暢銷。 目前,真姬菇栽培的主要方式是瓶栽和袋栽。可利用現有菇房、菇棚、地下室或半地下菇棚栽培。
      1、培養料配方:  
      ①木屑55%,棉子殼29%,麩皮10%,玉米粉5%,石膏粉1%。  
      ②棉子殼83%,麩皮或玉米粉8%,黃豆粉4%,石灰粉2%,過磷酸鈣3%。  
      ③棉子殼80%,玉米心14%,麩皮5%,石膏粉1%。以上三種配方可任選一種。  
      2、接種發菌:  
      將培養料的含水量調到65%,進行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冷卻至室溫后按無菌操作規程接種。接種后將菌袋搬入發菌室內培養。瓶栽采用6行6層式長垛排列,袋栽采用井字形多層式排列。切忌大垛堆積,以免高溫燒菌。發菌溫度控制在20~23℃,空氣相對濕度調至60%~70%,培養室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0.4%以下,在黑暗或弱光下發菌。真姬菇的菌絲長滿料后不會馬上扭結現原基,必須在自然條件下越季保存,待貯足營養物質,達到生理成熟后,在適宜溫度下才能出菇。菌絲達到生理成熟的標志是色澤由純白色轉為土黃色。  
     嗎
      3、出菇管理:  
      菌袋進棚前,先在棚內地上每隔50厘米筑一條22厘米寬、10厘米高的土埂,并向空間噴霧,把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再將菌袋兩頭在地上輕柔一下,使袋膜與料面分離,再解開袋口,用帶鋸齒狀小鐵片搔去料面的厚菌苔,將菌袋分層臥置土埂上,隨手將兩頭袋口薄膜輕輕拉直自然張口,以維持料面處于一個濕潤的小氣候環境之中,菌袋疊放5~8層高為宜。如果是栽培瓶,應將瓶底相對,瓶口朝外雙行排放,搔菌后仍要加蓋,以保護料面。催蕾期間,室溫在13~16℃,光強度500~1000勒克斯,保持空氣新鮮、濕潤,二氧化碳濃度0.5%以下,空氣相對濕度90%~95%。當針頭狀菇蕾分化出菇蓋時,室溫保持在12~14℃,空氣相對濕度調至85%~90%,光照250~500勒克斯。在這種稍低溫、不過濕、光線適宜的條件下培育出的菇肉質脆嫩,菇蓋肉厚,菇色好,菇柄粗,質量好,產量高。  
      4、采收:  
      適時采收和認真細致地分級是提高真姬菇商品價值的重要環節。真姬菇長到一定標準時,即菌蓋1.5~4厘米時就應及時采收。采收時,一手按住菌柄基部培養料,一手握住菌柄,輕輕地將整叢菇擰下。第一潮菇采收完后,及時清除料面上殘留的菌柄、碎片和死菇,并進行補水管理。大約15天左右第二潮菇蕾就會形成,如前所述繼續管理,就可采收第3、4潮,有的可采收第5潮菇。  
      一般真姬菇可分為3個等級。一級菇,菌蓋直徑1.5~2.5厘米,菌柄長度4厘米以下;二級菇,菌蓋直徑2.6~3.5厘米,菌柄長4厘米以下;三級菇,菌蓋直徑3.6~4.5厘米,菌柄長4厘米以下。我國栽培的真姬菇產品,主要以鮮菇銷售和鹽漬品出口。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峨眉山市| 伊宁县| 新和县| 德令哈市| 伽师县| 枣强县| 沙河市| 稻城县| 姜堰市| 景谷| 静乐县| 从化市| 湟中县| 葵青区| 永胜县| 临城县| 乌鲁木齐县| 祁阳县| 邵东县| 乌兰察布市| 上杭县| 漳平市| 湘阴县| 定州市| 襄垣县| 潮安县| 内黄县| 日土县| 离岛区| 江北区| 利川市| 册亨县| 台山市| 南阳市| 阿拉善右旗| 正定县| 光山县| 临安市| 安乡县|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