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平菇屬于四極性異宗結合的食用菌。有機平菇的生活史與許多高等擔子菌相似,由子實體成熟產生擔孢子。擔孢子從成熟的子實體菌褶里彈射出來,遇到適宜的環境長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個細胞一個核。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有機平菇夏季栽培技術:
適時栽培
有機平菇一般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開始準備母種、原種、栽培種,5月中旬至6月中旬進行投料栽培,6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菇上市,10月中旬可結束栽培。
選擇適宜品種
夏季栽培應選用高溫型或廣溫型品種,有機平菇好的品種首先應具備耐高溫、高濕的特點,其次應抗雜、抗病、高產、優質。不同品種,有不同的特性,適應不同的環境。從外地引進的品種或本地分離的菌株,都應首先經過耐溫、耐濕、抗雜和原料適應能力試驗,才能進行大面積栽培。
把好發菌關
高溫季節有機平菇發菌最易出現的問題是燒料與污染。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發菌成功率:1.熟料栽培;2.發酵料栽培;3.生料栽培,添加適量殺菌劑。三種方法都具有發菌快、污染率低的特點,但熟料栽培成本較高,不常用。采用發酵料栽培時要注意徹底發酵,完全散熱后才能裝袋。發酵過程中,料面應適當遮蓋。采用生料栽培,必須添加殺菌劑,否則極易燒料和污染,應選高效、低毒、廣譜殺菌劑。
栽培管理
夏季栽培,有機平菇栽培場所應選擇通風良好,陰涼、清潔的地方。窯洞、山洞、防空洞、地下室都較為陰涼,但往往通風不好,導致菇柄生長品質降低,因此,應注意加強通風。
有機平菇出菇期間以水分管理為中心,以通氣管理為重點,盡量降低溫度。為避免高溫燒菌,栽培袋立體堆疊,出菇時,每層的袋與袋之間應留10cm左右空隙,層與層之間用玉米秸隔開,上下兩層菌袋呈“品”字形錯開排放,堆高不宜超過5~6袋。菇棚向陽面應嚴密遮陽,通風口用草簾向外延伸,噴淋水,以增加通風口的濕度。催蕾有機平菇出菇期間應重點向菌袋噴淋水,以利降溫增濕。出完一潮菇后,應補營養水1次,出完3~4潮菇后可脫袋平地覆土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