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山區種植黑木耳在河南省起步最早,發展最快,黑木耳是我市林區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是信陽的特色食用菌。
自2008年推廣使用露地起架栽培段木黑木耳,符合了黑木耳“喜干爽,怕濕;喜通風,怕悶”的習性。特別是在出耳期,黑木耳的生長發育需要“干干濕濕”、“三晴兩雨”、“干濕交替”的外界條件。推薦使用“干濕周期管理法”,即現耳期輕噴至耳桿濕潤,待耳芽展片后停水2天至3天,使耳片干至收縮(基尚濕)再噴2天至3天,如此干濕交替3天至4個周期,木耳就能長成1潮。在噴水期間,每天噴水2次至3次,氣溫高時午后噴,氣溫低時傍晚噴,噴前收大耳,收后再噴使小耳一起長大。千萬注意不可連續霧化噴水,特別對炕得不透的耳桿,頻繁噴水會使木耳遲遲不長,繼而流耳。
當耳片充分展開,邊緣成波折狀,菌肉肥厚變軟,耳基收縮變細,腹面開始產生粉末狀孢子層,應及時采收。采收前3天停止噴水,使耳片全干。在晴天早晨露水未干,耳片潮軟時采收。采下的耳及時攤曬制干。在攤曬過程中,不要頻繁翻動,以免耳朵卷成拳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