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西縣泇元食用菌高新技術科普示范基地,地處灰樹花主產地遷西縣,主要研究生產以灰樹花為主的各類珍稀食用菌。灰樹花作為食藥的珍稀食用菌,因其很好的防抗癌功效及明顯的保健效果,日益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重視。其生產技術也日益成熟,現將我基地冬季大棚生產技術要點進行淺析。
1.大棚建設:大棚為普通蔬菜大棚,不預留通風孔。通風采用加熱空氣經通風管進入大棚,有效的解決了冬季生產食用菌通風和升溫的矛盾。棚內升溫采用鍋爐熱風機供暖。使用微電腦技術實現了溫度自定無人值守。
2.菌架設置:菌架采用層架式結構增加了生產面積有效提高了產值,降低了生產成本。
3.菌架建造:菌架的建造可采用多種材料,建成寬1米高25公分的長槽,長度根據棚長自定,可設計為無隔斷,和有隔斷兩種。注意兩點,一。上下層之間要留出不少于35公分的空間用于灰樹花生長,及通風通光。二。菌架的立兩用邦上要根據長度留出泄水孔,以免在日后因澆水過大造成菌袋腐爛。
4.灌溉系統:采用5孔微噴帶,懸掛于菌架20公分的上方。注意不要過低,以免造成灰樹花的生長障礙。
5.供暖系統:采用外置式鍋爐以免與棚內灰樹花造成爭氧,棚內北墻采用懸掛式熱風機,注意風向要朝向墻面,不要直接吹響菌架。
6.通風系統:采用外源加熱空氣用通風管直接通風每6米設一個通風口,通風管設置于北墻不超過1.米的高度。
7.增濕系統:采用便攜式增濕機。
8.覆土厚度:我基地為保證灰樹花的品質采用的是有土栽培,覆土厚度根據計劃出菇時間可選用2--5厘米不同的土層厚度,均可良好出菇。
9.溫度控制:采用微電腦自動控制白天24度夜晚根據出菇不同階段進行5至10度的溫差刺激。
10.灌溉澆水:栽培第一天進行24小時大水浸泡,注意時間不宜過長。然后根據出菇階段進行每天的例行澆水。
11.濕度控制:一般情況下可在墻面噴水,增加微噴次數就能滿足灰樹花的濕度要求,不需要使用增濕機,只有在灰樹花展葉后白天短時使用。
12.光照控制:采用棚內先掛遮陽網進行濾光,可更具光照情況選用單層或雙層遮陽網。
13.灰樹花變色處理:灰樹花采摘前72小時加大溫差刺激到10攝氏度。適量增加光照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