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段木栽培-采收與干制
從上架管理開始到11月上中旬這段時間,都是木耳生長發育的時間。凡已長大成熟的木耳,均應及時采收,做到勤采、細采,達到高產優質。
由于木耳生長季節長,氣候條件不同,采耳方法也有所區別:從起架到“小暑”前這段時間所采的木耳稱“春耳”,春耳朵大肉厚,吸水量大,質量好。“小暑”到“立秋”所采的木耳稱“伏耳”,立秋后所采的木耳稱“秋耳”,由于氣溫高,吸水量少,朵形略小。
1、采耳的時間與方法
正在生長的幼耳,顏色深褐,耳片內卷,富有彈性,當耳色轉淺,耳片變軟,肉質肥厚,耳根收縮,或腹面已產生白色泡子粉時,表示已近成熟或已經成熟,應即采收。
黑木耳采收時間,應當在雨過天晴,耳片稍干的時候,或在次日耳片表面無水時進行。這時木耳含水量不大,采摘時不易破碎,又容易晾曬。
采耳的方法,以手指沿著子實體的邊緣插入耳根附近,稍向上提,耳片就會扯下來。殘留的耳根一起采下來,以免潰爛發生流耳。春末夏初氣溫尚低,一般采大留小;在高溫高濕和病蟲害增多的季節,如發現有流耳趨勢,可不分大小一起采摘。深秋時節,氣溫降低,木耳逐漸停止生長發育,耳片很小時,可以留待下年春季繼續長大后采摘。
在采耳的同時,要把段木輕輕地翻轉和掉頭,使原深的陰面向陽,著地的一端向上,促使段木周身出耳。一般木耳是種一年,收三年。采用人工栽培后當年便可收獲,第二年是盛收年,第三年還有一些產量。
2、鮮耳的干制及貯藏
鮮耳來收之后,必須及時加工干制,以防腐爛變質。一般采取兩種方法:
晾曬法:將鮮耳薄薄地攤在曬席上或鋪有塑料紗窗的木框內曬1-2夭,曬干后便可以貯藏。在木耳未干之前,不宜多次翻動,以免耳片破碎和卷曲,影響質量。夏天害蟲較多,曬干后再翻曬幾次,以便曬死隱藏在耳片內的害蟲。
烘干法:木耳采收后若遇到陰雨天,需要采用烘干方法使之干燥。即把鮮耳攤放在層架上的竹簾上,烘干時的溫度不宜超過40℃,防止木耳被烤焦或自融。在烤烘過程中,要經常通風換氣,排除室內濕熱空氣,加速鮮耳水分蒸發。烘烤初期,不應翻動木耳,待至半干時,可上下內外翻動一次,再繼續烘干。如有烘干粘合成塊的木耳,可噴少量水使其回潮離散,然后再進行烘干。
干制的木耳角質硬脆,容易吸濕回潮,應當妥善貯藏。包裝的木耳應存放在干燥、通風、潔凈的庫房里。在貯藏期間,如有蟲害發生,可用少量二硫化碳薰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