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制備優良的蘑菇菌種?
蘑菇的優良菌種來源于優質的種菇。從菌絲生長健壯、有力、無雜菌、無蟲害、出菇早、但不是出得最早的那幾個菇,出菇均勻,長勢好的菇床上選出菌蓋厚、色白、菇形完整、柄粗短的頭潮的單生的菇體做種菇。
通過孢子分離或組織分離得母種。用馬鈴薯瓊脂作母種培養基,滅菌溫度用攝氏115度20分鐘為宜,溫度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否則破壞培養基的養分不利菌絲體生長。相反,很容易造成污染。母種的菌絲在攝氏20—22度發生后,呈星芒狀,長到綠豆大小時,把溫度降至攝氏14—16度,菌絲體長至斜面的一半時再降至攝氏12—14度。這樣菌絲體生長得慢些,但粗壯有力、潔白、毛頭短、生活力強。在這些初發生的菌絲體中挑選出優良的菌株進行繁殖,一般母種轉代3次為好。
原種是用糞草培養基或麥粒培養基培養。糞草培養基的糞草比例為6:4,100斤干料加1斤石膏或2斤石灰粉,加水至含水量58—60%為宜。酸堿度7.2—7.5。培養料不用堆制或稍堆制。經裝瓶、滅菌、接入母種塊后在攝氏20—22度下培養,經3—5天菌絲發生,5—7天菌絲食料,培養30—45天菌絲長至瓶底,即可使用。栽培種的培養與原種的方法相同。一般近期使用的菌種,可取長至瓶底的,如要經遠途轉運,不是立即使用的,可取長至瓶中八九成的。因為適齡的菌種也是蘑菇高產的一項技術要求。
優良的蘑菇菌種的菌絲體是灰白微蘭色,氣生菌絲少,貼生菌絲成細絲狀分布,有蘑菇的特殊香味,上下生長均勻,到成熟時菌絲體呈紅棕色,無雜菌、生長時間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