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研究 » 正文

    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


    【發布日期】:2023-12-13  【來源】:鄉村科技
    【核心提示】: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

    本文引用格式:陳章娥.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23(17):60-62.

    摘要:香菇是我國著名的食藥兼用菌,其栽培歷史悠久,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以七河九號香菇為例,從立體層架制作、菌種選擇與栽培季節安排、培養料配制、菌包制作與滅菌、接種、菌絲培養、菌棒上架、出菇及采收等環節總結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并對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管理注意事項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進行分析,以期為香菇栽培提供技術保障,促進香菇產業可持續發展。

    引言

    相較于傳統地面栽培,香菇立體層架栽培不僅空間利用率更高,管理更方便,而且單位面積內香菇產量更高。近年來,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推廣采用立體層架栽培香菇。經過近幾年的實踐,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日趨成熟。經濟效益良好。筆者現對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進行介紹。

    1 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技術

    1.1 立體層架制作

    菇農可在菇房或大棚內用鋼筋、竹竿等材料搭建香菇栽培立體床架,寬度在1.0~1.5m,高度在1.6~3.0m,長度依據具體場地而確定。每個床架5~9層,每層間隔40~50cm,各床架間留出50cm左右的過道。

    1.2 菌種選擇與栽培季節安排

    1.2.1 菌種選擇

    香菇菌種的種類很多。菇農在選擇菌種時應根據菌種的特征、當地的氣候環境及生產條件,盡可能選擇穩定性好、抗逆性強、菌絲活力高的菌種。根據莆田市仙游縣的氣候特征,經試驗對比發現,七河九號香菇適宜在當地栽培。七河九號香菇具有高產優質、菇形美觀、易于種植等特點,其菌絲生長適宜溫度在20~24℃,出菇適宜溫度在15~20℃。

    1.2.2 栽培季節安排

    七河九號香菇適宜在仙游縣進行立體層架周年栽培,其菌包制作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在仙游縣,菇農一年可以安排3次制棒,分別為3月(8月下旬至翌年1月出菇)、7月(11月至翌年3月出菇)、11月下旬(翌年5—9月出菇)。

    1.3 培養料配制

    菇農可將粒徑5mm左右的雜木屑、麥麩、石膏按照80∶19∶1的質量比混合均勻,而后加水調節至培養料含水量在60%~62%。

    1.4 菌包制作與滅菌

    菇農常用窩口填料打包機制作菌包,菌包用雙層菌袋包裹。其中,外袋規格為18cm×60cm×0.055cm;內袋為免割保水膜,規格為17cm×58cm×0.025cm。菇農在制作菌包時,要確保裝填培養料松緊適度,封口緊實;檢查后若發現細小孔洞,則用膠帶粘貼密封。為防止培養料變質變酸,菇農需要在5h內將菌包放入高壓蒸汽滅菌鍋進行滅菌。滅菌一定要徹底,以降低菌包的污染概率。

    1.5 接種

    菇農應在接種前對菌包、接種工具、接種箱等進行消毒。接種時,先在菌包一側的一條線上均勻打3個深度為2.0cm、直徑為1.5cm的接種穴,再接入菌種,確保菌種填滿接種穴,且略高于培養袋3mm左右;切忌過度用力按壓菌種,以免菌種死亡。接種后,及時將菌棒封口并將其轉移至培養室。

    1.6 菌絲培養

    1.6.1 養菌

    菇農應將接種后的菌棒放在培養室內養菌,培養室必須整潔、通風、沒有陽光直射。將菌棒按“井”字形整齊排放,接種面朝向外側,有利于菌絲通氣生長。根據香菇菌絲適宜生長的培養條件,將培養室內溫度控制在20~24℃(嚴防溫度過高燒菌),空氣濕度控制在60%~65%,同時注意避光培養,確保菌棒處于無溫差刺激環境中生長。

    1.6.2 刺孔增氧

    刺孔是為了保證菌絲有充足的氧氣,促進菌絲生理成熟,同時排放出菌棒內的一些水分,降低菌棒因溫度過高出現爛筒現象的概率。待菌棒表面長滿菌絲、原基沒有形成之前,菇農可用經過消毒的刺孔針對菌棒刺孔。刺孔后,菇農應將菌棒溫度維持在22℃左右,之后菌棒開始轉色。

    1.6.3 轉色

    菌棒轉色通常需要10~15d。在此期間,菇農要將培養室內空氣濕度控制在85%以上,同時對菌棒增加適度的散射光照射,并保持室內氧氣充足。定期觀察菌棒轉色情況,當整個菌棒都轉為棕褐色、按壓菌棒富有彈性,則標志著菌棒內的菌絲已達到生理成熟。

    1.7 菌棒上架

    當菌棒完成轉色,菌棒內菌絲達到生理成熟,菌棒表面有明顯的瘤狀凸起時,菇農要及時脫去菌棒外袋,并將其挪至菇棚上架出菇。上架擺放前,菇農可先將菌棒搬出培養室適應環境。上架時,可以一邊脫袋,一邊橫排擺放;注意只脫去菌棒外層塑料薄膜袋即可,不要劃破內層免割保水膜;菌棒間保持3~4cm的距離。

    1.8 出菇和采收

    1.8.1 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的主要環節有催蕾、疏蕾、出菇及采收,出菇管理的4個關鍵要素有空氣濕度、溫度、通風和光照。菌棒脫袋上架后,菇農要立即增加出菇棚內空氣濕度至85%~90%,菇棚內光線不要太暗或太亮,同時利用開關棚門、增加通風等方式加大棚內晝夜溫度差,將棚內溫度控制在10~22℃,以刺激菇蕾形成。菇蕾形成后,菇農仍需要將菇棚內空氣濕度維持在70%~80%,以促進菇蕾持續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在菇蕾生長過程中,應及時將畸形菇蕾和生長緩慢的小菇蕾去掉,在各菌棒留下15個左右長勢一致、大小均勻且形態較為健壯的菇蕾即可,并促使菇蕾長成正常的子實體。在香菇子實體生長發育期間,菇農需要確保菇棚內通風良好、氧氣充足,以促使香菇菌蓋圓潤厚實、菇形美觀。

    1.8.2 采收管理

    嚴格把握香菇的采收時間不僅可以提升香菇的品質,而且可以保證香菇的產量。待香菇子實體長到七八成熟,即菌膜已經破裂但剛破不久,菌蓋尚未全部展開,菌蓋邊緣朝里面卷曲,菌褶完全伸展時,應及時采收。采摘時,菇農應確保香菇菇形完整,避免造成物理損傷,要將菇腳全部拔出來,以防有部分殘留于菌棒上而出現霉變,進而導致菌棒出現爛筒現象。采收第一潮香菇后,菇農要暫時停止噴水3~5d,加強通風,使菌棒得以養菌恢復。養菌7~10d后,菇農可給菌棒補水,以促進菌絲恢復旺盛生命力。之后,按照第一潮菇的出菇管理方式進行常規管理,一般冬季出菇采3潮,夏季出菇采2潮。

    2 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注意事項

    香菇立體層架栽培工作環節較多,工作內容復雜。為保證香菇的產量,提升香菇的品質,菇農必須要根據香菇生長所需的條件控制好各個生產環節,科學規范地實施每個步驟。在香菇立體層架栽培過程中,菇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 消毒工作

    在香菇栽培過程中,避免雜菌感染是提高香菇產量和品質的有力保障措施,因而消毒殺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環節。在使用菇場前,菇農對其要進行全面清理消殺;同時,要及時對菌包進行高壓滅菌,滅菌結束后將其轉移至接種室,轉運時要格外小心,避免其感染雜菌。接種前,菇農還要對接種室、接種箱及所有接種中需要用到的器具等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對接種室消毒時,注意要先將地板先清掃干凈,再使用消毒劑噴灑消毒。還可利用紫外線燈對室內環境進行消毒。接種時,菇農需要提前換上無菌工作服,戴好口罩,將雙手先用清水洗凈再用75%酒精消毒。接種過程中,注意操作要規范,避免人為污染現象的發生。

    2.2 溫度控制

    香菇屬于低溫、變溫結實性食用真菌,溫度對其子實體生長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七河九號香菇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子實體生長發育適宜溫度為15~20℃。菇農應在菇棚的通風口附近、菇棚中央、四周邊緣、栽培層架頂層及底層放置溫度計,實時監測菇棚內溫度變化,且日常要勤于查看,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確保環境溫度處于香菇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范圍內。菇棚內溫度較高時,菇農應增加棚內通風次數,加大通風強度;菇棚內溫度較低時,菇農可將通風口和門進行適度封堵,以利于菇棚保溫升溫。

    2.3 水分控制

    在香菇生長過程中,其各生長階段對于水分的需求皆不相同。七河九號香菇培養料以木屑為主要原材料時,培養料含水量以控制在60%左右為佳。菇棚內空氣濕度在菌絲生長階段應控制在60%~75%,在子實體生長階段應保持在85%~90%。因此,菇農可在菇棚內上方每隔2m左右等距離安裝霧化噴頭,確保水分噴灑可以覆蓋整個菇棚。菇棚通風口附近、菇棚中央及四周都應安放濕度儀,實時監測菇棚內空氣濕度,且日常要勤于查看,棚內空氣濕度過高或過低時應及時調節噴水次數和噴水時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確保菇棚內空氣濕度適合香菇生長發育。

    2.4 通風管理

    香菇屬于好氧性真菌,如果菇棚內通風不足,則會使香菇生長環境中氧氣含量不足而二氧化碳含量較高,導致產生長柄畸形香菇。同時,通風不良還可能加大香菇病蟲害發生概率。因此,菇農應保證菇棚及時通風換氣,確保香菇生長發育過程中棚內通風良好。尤其是在子實體生長發育過程中,其對氧氣的需求量比其他階段更大。在溫度較高的季節里,每天至少通風2次,每次持續時間以30min左右為宜;溫度較低的季節里,每天至少通風1次,每次持續時間不長于30min。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菇棚內溫度太高或者香菇密度比較大,菇農應合理增加菇棚通風時間和頻次,以確保香菇生長環境空氣流通良好,氧氣充足。

    3 病蟲害綜合防治

    在香菇立體層架栽培過程中,菇棚內溫度適宜、氧氣充足且空氣濕潤,可促進香菇的生長發育,但也為香菇病蟲害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在香菇立體層架栽培整個過程中,菇農都必須注重病蟲害的防治,以減少病蟲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3.1 主要雜菌和蟲害種類

    在香菇栽培過程中,常見雜菌種類有綠霉菌、鏈孢霉菌、毛霉菌等,常見的蟲害有螨類、菇蚊、菇蠅等。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一般是環境衛生清潔不到位、消毒殺菌不徹底、人為操作不恰當等。

    3.2 雜菌防治

    菇農可采取以下措施防治雜菌。一是科學處理香菇培養料。選用干燥潔凈的原材料作為香菇培養料,使用之前對其進行堆積發酵,利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殺死培養料中的雜菌。裝袋時操作要迅速,避免菌棒感染各種病原微生物;裝好的培養料必須在5h內完成滅菌,并控制好滅菌時間和溫度,以保證滅菌效果。二是合理調控培養室和菇棚環境。注意控制環境溫度和濕度,適時進行通風和降溫,以降低香菇感染各類病菌的概率,促進香菇健康生長,提高香菇產量和品質。三是及時有效地清理病菌。一旦發現香菇菌棒有被病菌感染的現象,立即用20%甲醛溶液或5%石炭酸溶液對感染部位進行注射滅菌,防止病變面積進一步擴大。

    3.3 蟲害防治

    菇農防治蟲害主要可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做好香菇栽培場地的清理工作。菇農應對栽培場所周圍的雜草、廢棄物等進行全面清理,對香菇接種室、培養室及菇棚提前用生石灰、漂白粉、84消毒液等進行消毒,全面做好殺蟲滅菌工作,確保香菇生長環境干凈衛生。二是采用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防蟲驅蟲。例如,在培養室和菇棚門窗上裝防蟲網,在室內采取吊掛粘蟲板、安裝電子殺蟲燈、蚊蠅誘捕儀器等方式防止害蟲侵入。還可在香菇栽培場所內放置一些食蟲植物,如豬籠草等,以誘殺菇蚊、菇蠅,減少蟲害發生。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抚顺市| 奉节县| 建瓯市| 同江市| 英超| 澜沧| 佛坪县| 马鞍山市| 建瓯市| 江孜县| 海阳市| 班玛县| 十堰市| 昆山市| 邢台县| 驻马店市| 嘉义市| 铅山县| 江安县| 吴桥县| 通许县| 丘北县| 霍城县| 阜新市| 武川县| 上虞市| 博爱县| 伊通| 中西区| 永平县| 保康县| 保山市| 信宜市| 武鸣县| 文化| 布拖县| 定南县| 伊宁市| 古蔺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