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研究 » 正文

    如何種植雞腿菇,雞腿菇無公害生產技術


    【發布日期】:2024-01-17  【來源】:鄉村三農小書屋
    【核心提示】:如何種植雞腿菇,雞腿菇無公害生產技術

     雞腿菇又名毛頭鬼傘,因子實體形似雞腿而故名,此菇肉質肥厚,色澤潔白,味道鮮美,且具較高藥用價值,可益胃、清神、治痔、降血糖及抑制腫瘤,抑制率可達90%以上,極具開發前景。

    雞腿菇無公害生產效益高,現將有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產地環境

    生產場地要清潔衛生、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周邊3000米以內不允許有“工業三廢”等污染源,遠離醫院、學校、居民區、公路主干線500米以上,其大氣、灌溉水、土壤質量應符合GB/T18407—2001的要求。

      (二)栽培季節

    雞腿菇屬中高型菇類。菌絲體生長溫度范圍10~ 35℃,最適溫度為20~30℃,子實體發育溫度范圍8~ 35℃,最適溫度為12~24℃。雞腿菇可進行春秋兩季栽培,春栽在3~5月,秋栽在8~11月。

      (三)生產技術

    現以發酵塑料袋栽培為例,介紹其栽培技術。

    1.選用優良菌株

    根據栽培季節、條件,選用不同溫型且高產、優質、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優良菌株。

      2.原料配方

    配方1:稻草(麥草)等78%、棉籽殼15%、麥麩3%、生石灰2%、石膏2%。

    配方2:棉籽殼90%、豆餅粉1%、麩皮5%、過磷酸鈣1%、石膏粉1%、生石灰2%。

    配方3:棉籽殼44%、玉米芯44%、過磷酸酸鈣2%、麩皮8%、生石粉2%。

    配方4:玉米芯45%、豆秸45%、麩皮6%、過磷酸鈣1%、石膏粉1%、生石灰2%。

    配方5:廢菌糠45%、棉籽殼45%、麩皮6%、過磷酸鈣4%。

    以上配方中,可任意選一方進行配制,培養料含水量65%左右,pH值7.5~8。

      3.培養料發酵

    用少量水將石灰、石膏溶解,撒在攤開的栽培料上,攪拌均勻后堆成高1厘米、寬1.5厘米、長不限的堆,每隔50厘米左右縱向打直徑為8厘米的通氣孔,上覆塑料膜或草簾,四周壓實,堆積發酵。覆蓋塑料薄膜,如氣溫低,晚上應加蓋草簾保溫。兩天左右料中心溫度達到60℃時,保持24小時翻堆,翻堆要翻透,再打孔,覆蓋薄膜或草簾,幾小時后料溫達到60℃,再保溫24小時,如此重復3次左右,至此料內有大量放線菌菌絲形成即可終止發酵,將料攤涼、溫度降至30℃以上。其間主要控制料溫不要超過60℃,更不要高溫持續時間過長,否則培養料失重太多,營養消耗太大,出菇后勁不足,嚴重影響產量。

      4.播種與發菌

    采用袋式栽培,采用40厘米×26厘米×0.02厘米的聚乙烯袋。裝袋時,先把菌種掰成紅豆大小,按三層菌種兩層料層播法將發酵好的培養料裝袋接種,接種量為10%~15%,每袋裝干料1千克,裝好后,在每層菌種塊處用經消毒的大頭針環打8~12個孔,以利透氣。

    將接種好的菌袋置于培養室發菌。培養室溫度控制在20~26℃,濕度80%,閉光培養。3天內不通風,以保濕為主,3天后早、晚各通風1次,隨著菌絲生長,逐步加大通風量。30~35天菌絲可長滿袋。

      5.脫袋覆土

    將已發滿菌的菌袋,脫去薄膜,擺放于出菇場內。菌筒間相距2~3厘米,中間用覆土填平,所有菌袋排放完后,上面覆土3~5厘米,覆土后澆1次重水,蓋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濕。3天后揭膜通風,每天1~2次,同時霧狀噴水保持料面濕潤,并適當增加散射光。一般覆土后10~20天菌絲可布滿床面并逐步扭結成菌蕾,進入出菇管理。

      6.出菇管理

    菌蕾出現后,應及時揭去薄膜,加強溫、濕、光、氣之間的協調管理。

    (1)溫度 菌絲發育進入生殖生長階段,管理上以降溫為主,出菇溫度控制在16~18℃為宜。

    (2)濕度 雞腿菇性喜陰暗潮濕,出菇后每天灑水,保持環境濕度85%~90%。

    (3)通風 每天通風數次,保持空氣清新。

    (4)光照 給予適量光照,刺激出菇,光強度為300~ 900勒。

      7.病蟲害防治

    (1)農業防治 把好菌種質量關,選用高抗多抗的品種;菇房定期消毒滅菌,工具要洗凈消毒,廢棄料應運至遠離菇房的地方。

    原料要新鮮,進行高溫發酵處理;創造適宜的生育環境條件;防風口用防蟲網封閉。

    (2)物理防治 對蕈蚊類蟲害,利用電光燈、粘蟲板進行誘殺。

    (3)生態防治 從發菌到生長、采收的各個環節,根據雞腿菇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調控好溫度、濕度、水分、光照條件,促進雞腿菇正常生長。

    (4)藥劑防治

    ① 防治綠霉:發病后應清除感病菌棒,帶到室外深埋,并在感病區域及其周圍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② 菌蠅(包括菌蛆):用維菌素180~250倍液或斑潛靈200~250倍液噴霧。

      8.采菇

    在適宜的條件下,菇蕾形成后7~10天,子實體長至圓柱形或鐘形,顏色由淺變深,菌蓋與菌環未分離時,及時采收。采收后及時清除菇床上的死菇、菌根及其他殘留物,補充好覆土,澆1次水。蓋好塑料薄膜,待菌蕾出現后,揭去塑料薄膜,進入下潮菇管理。(鄉村三農小書屋)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资兴市| 山丹县| 水城县| 靖江市| 泉州市| 贵州省| 灵丘县| 彰化县| 新兴县| 昌乐县| 宁晋县| 海口市| 芮城县| 阿拉尔市| 武宁县| 镇宁| 建阳市| 托克逊县| 南平市| 永顺县| 都兰县| 金平| 右玉县| 固镇县| 那坡县| 永靖县| 新源县| 门头沟区| 开原市| 柏乡县| 隆德县| 桂阳县| 茌平县| 壶关县| 札达县| 乐安县| 和顺县| 北碚区| 常州市|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