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指導建議
據氣象部門預報,11月29日晚到12月2日,受暖濕氣流影響,北方強冷空氣南下,我縣將出現今年以來最強急劇降溫,并伴有大風降雨強寒潮天氣。此次寒潮天氣過程具有影響范圍廣、降溫劇烈、風力大等特點,對我縣越冬作物造成不利的影響。針對我縣目前秋冬種作物的生長情況,為了防范強冷空氣的影響,提出如下生產建議:
一、馬鈴薯
我縣冬種馬鈴薯大多數剛完成種植,未長出苗。少數地方冬種馬鈴薯種植較早,現已開始出苗,要加強田間管理工作。
1.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凍抗寒措施。
2.對于低洼地塊,因近期持續降雨,會造成田間漬水,要加強田間排水防澇。
3.覆蓋防凍。有條件的用農膜、稻草、草簾、席子、麻袋等遮蓋物全田覆蓋防凍保溫。
二、食用菌
1.成品菇盡快采收。出菇期食用菌對溫度變化最敏感,要及時、盡量在大幅降溫前采收;降溫到來時,充分做好菇棚保溫,盡量保證當潮菇的收獲。同時及時清除死菇,預防病害傳播。
2.減少培養料含水量。停止噴水,盡量保持食用菌培養料菇床料面的干爽,使菌絲進入緩慢生長或休眠狀態,防止菌絲受凍死亡。有條件的可在菇床上加蓋稻草等秸稈或薄膜,最好做成拱型,減少冷空氣直吹菇床;同時減少進出菇棚的次數,保持棚內溫度。
3.加強菇棚保溫。如在大棚外加蓋簿膜,在大棚內加小拱棚,用兩層簿膜保溫防漏,減輕低溫氣候為害;也可在菇棚四周覆蓋草簾,在棚的朝北面用作物秸桿做起一道擋風墻,可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棚內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圍裙,以減少底部冷空氣侵襲,維持菌絲體活性,使溫度平緩降低,防止溫度劇烈變化。
4.加固菇棚。要及時修補受損菇棚,堵塞菇棚四周縫隙,盡量減少縫隙散熱;在菇棚四周開挖排水溝,保證排水順暢,避免雨水對食用菌培養料的侵襲。
5.保證菇棚供氧。食用菌缺氧會抑制菌絲生長,管理上應選擇在中午氣溫較高時間打開門、窗,給菇棚通風換氣增氧,防止培養料變質發酸。
6.待氣溫回升后,及時向料面噴水,也可適量施用氨基酸、腐殖酸類葉面肥或葡萄糖,加速菌絲體的恢復,以后可按常規栽培技術進行管理,促使轉潮出菇。
三、蔬菜類
蔬菜苗床、育苗地采取小拱棚薄膜覆蓋或用稻草等遮蓋保溫;對新種植不耐寒的茄果類蔬菜等進行畦面地膜覆蓋加小拱棚薄膜覆蓋;此外,在畦北邊用作物桿做成高1-1.5米的遮風屏帳,每隔3—4畦設一道,這樣也會起到明顯的防凍保暖作用。同時對可采收的大白菜、西紅柿等等要及時采收以防凍壞。
1.加強覆蓋,保暖防凍。在低溫凍害來臨前,露地蔬菜上要覆蓋稻草或塑料薄膜、無紡布等;大棚蔬菜要采取多層覆蓋方法,蓋上薄膜、草簾或無紡布等,這樣多層覆蓋可使大棚內溫度大大增高,同時要注意堵塞各處的縫隙,盡量減少縫隙散熱。晴天大棚蔬菜要注意放風煉苗,在中午前后小通風一會,及時將氨氣等有害氣體排出棚外。預防凍害還須保持棚膜干凈,增加薄膜透明度,增加光照,提高大棚溫度。
2.施肥培土,提高土溫。利用晴天結合中耕,用農家肥或堆肥等已充分腐熟的暖性肥施于蔬菜根際處,既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溫,又可直接保護蔬菜根系。
3.控氮撒灰,提高抗寒能力。蔬菜幼苗期切忌偏施氮肥,避免植株生長幼嫩,抗寒力差。在低溫凍害來臨前,可在葉面上噴施0.2%磷酸二氫鉀2-3次。也可在蔬菜地面上撒一層草木灰,既能防寒防凍,又能增加養分,還對蔬菜的根腐病有較好的防效。
4.剪除枯、病枝葉,及時防病。及時剪去受凍帶病斑的枝葉,以免組織霉變誘發病害。蔬菜受凍后,降低了自身抵抗力,容易遭受病菌侵染,要加強預防蔬菜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