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松; 江日仁
山西農業大學 ; 山西農業大學
【中文摘要】 <正> 1974年8月,我們在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寒蔥溝的色木(Acere mono)倒木上首先分離到金頂側耳菌種。1976年王柏松報道了金頂側耳菌種(66—1)的分離等文章,并向北京、天津、遼寧、吉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江西、陜西、青海、四川等省市有關單位寄發了菌種,還參加了全國擔子菌菌種的評比。從此,全國許多地區均有金頂側耳引種栽培成功的報道。現將金頂側耳的生物學特性介紹如下:一、金頂側耳的名稱金頂側耳一名,是由戴芳瀾教授根據子實體的色澤、形態和分類上的特征而確定的中文名稱(《中國真菌總匯》,1979)。《中國的真菌》(1964年)書中稱之為金頂蘑,其意思指菌蓋是一種金黃色或佛
【文獻出處】 食用菌,Edible Fungi,編輯部郵箱,1988年03期 【DOI】CNKI:SUN:SIYJ.0.1988-0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