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醒; 彭運祥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
【中文摘要】 <正> 在水稻生長發育期間,利用稻行空間和稻叢蔭蔽下的特殊生態條件套種食用菌,及在雙季晚稻收割后的冬閑田輪栽食用菌,以實現糧食高產和農業高收入,是改善南方稻區農業生產結構的設想之一。為此,我們從1986年開始進行稻菌優化配套組合的周年豐產栽培研究,建立了畝產1噸糧,產值上萬元的高產穩產高收入的農業生態新模式,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現將試驗情況總結報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試材料:稻種:早、晚兩季均用雜優V35,來自湖南省雜優研究中心。菌種:紫木耳
【文獻出處】 中國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China,編輯部郵箱,1991年03期 【DOI】CNKI:SUN:ZSYJ.0.1991-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