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盡哲;馬俊義;王德芝;
【機構】信陽農林學院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
【摘要】在國家提出《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計劃》的背景下,結合教學野外實習積累了大量的菌物標本和研究經驗,在此基礎上,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分層次、分類別的大別山區域野生菌物資源庫的建設模式:建設菌物標本館、原始種子庫、工作種子庫、生產種子庫、菌物信息庫、菌物專利庫、菌物示范園。大別山區域野生菌物資源庫的建設,填補了國內區域性菌物資源庫建設空白,保護了該區域的野生菌物資源,避免了大別山區域野生菌物資源的流失,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最終實現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振興。
【關鍵詞】大別山區域; 野生菌物資源庫; 建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