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承琴 周慧敏 汪虹 鮑大鵬 陳明杰
【機構】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部應用真菌資源與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上海市農業遺傳育種重點開放實驗室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摘要】根據菌株在培養皿中的生長情況,草菇V23的124個單孢分離菌株可分為氣生型和匍匐型兩大類,氣生型菌株為44株,匍匐型菌株為80株。根據草菇A因子相關特異性分子標記,PCR驗證單孢萌發菌株的A因子中的A1、A2分子標記的分布情況,探討了A因子與不同菌落形態的相關性。試驗結果表明:124株菌株中,同核體101株,異核體為23株,所占比例分別為81.45%和18.55%。氣生型的草菇單孢菌株A1因子為20株,占氣生型菌株比例為45.45%,氣生型的草菇單孢菌株A2因子為15株,其比例為34.09%;匍匐型的草菇單孢菌株A1因子為15株,占匍匐型菌株比例為18.75%,匍匐型的草菇菌株A2因子為51株,其比例為63.75%,未能發現A因子與菌落形態之間的明顯相關性。選用不同A因子,不同菌落表型的草菇菌株相互交配,經PCR篩選,獲得20株真正的雜交菌株,雜交菌株的菌落形態氣生型與匍匐型占的比例為1:1。表明只要氣生型菌絲參與雜交,其雜交菌株的菌落形態則是以氣生型為主;匍匐型與匍匐型雜交后的菌絲也不全是氣生型,而是以匍匐型為優勢群體。選取8株雜交菌株進行岀菇,只有1株產生子實體。
【基金】上海市科技興農重點攻關項目[滬農科攻字(2011)第1-2號]; 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No.10dz2212400);
【關鍵詞】草菇; A因子; 菌落表型; 雜交岀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