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2011年7月15日—17日,由中國菌物學會、臺灣真菌學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辦,華中農業大學、農業部農業微生物資源利用綜合性重點實驗室承辦的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在華中農業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兩岸三地不同地區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以及企業個人等兩百多人出席了會議。易菇網、《蘑菇圈》雜志對此次會議進行了媒體支持。
7月16日上午,大會舉行開幕式。會議由中國菌物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科院微生物所劉杏忠研究員主持,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李玉院士致開幕辭,他回顧了菌物學會研討會的發展歷程。18年來,在海峽兩岸的老中青三代的科學家共同努力下,已經成功舉辦10屆研討會,該學術研討會已經成為兩岸菌物學家共同交流和增進友誼的平臺,我們應該感謝老一輩專家學者打下的良好基礎,將兩岸菌物學者的友誼和交流延續下去,青年學者應該珍惜利用這個平臺,更加促進我國菌物學研究的發展,菌物學產業的發展,進一步體現和推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力量。隨后,臺灣真菌學會理事長、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黃振文教授致辭。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高翅教授、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徐菊明、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副校長陳煥春教授等有關領導講話,會上李玉院士代表中國菌物學會向臺灣真菌學會互贈禮物。
開幕式后,黃振文教授做了《有機農場之蔬菜真菌性病害的管理策略》的特邀報告,黃振文教授肯定了菌物的重要性,他說無論在植物疾病還是人類疾病研究方面,菌物學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所王成樹研究員做了《昆蟲真菌比較基因組研究》的特邀報告,香港中文大學關海山教授做了《香菇基因組測序、結構與功能》的特邀報告,報告內容精彩,掌聲不斷!
16日下午至17日下午在華中農業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的一樓和五樓兩個會場分別進行了食藥用菌學術交流和菌物學術交流,近五十位來自食藥用菌研究和菌物研究方面的教授、專家、研究員、博士等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和參會者進行了交流,分別從真菌與線蟲、白僵菌、植物病毒等基礎性研究,以及草菇、香菇、金針菇、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等應用研究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報告內容豐富,現場氣氛熱烈。中國菌物學會秘書長文華安研究員致閉幕詞,他對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進行了總結和致謝,并預祝在未來的兩岸交流更加密切,友誼長存。
此次海峽兩岸第十屆菌物學暨第三屆食藥用菌學術研討會上近二十位臺灣代表發言做報告,很多新穎的研究課題在會議上進行了討論,說明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越來越頻繁,聯系越來越緊密。在華中農業大學的積極準備、熱情服務下大會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