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7月10日,甘肅臨夏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在康樂縣召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委常委、副州長鐘文標,中共康樂縣委書記吳國峻,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食用菌遺傳育種與農業微生物資源與利用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張金霞,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馬忠明,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院教授常明昌,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姜鄰,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邊銀丙等國內食用菌專家及團隊、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等國內食用菌專家及團隊成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州農業農村局、州農業科學院相關領導150余人參加了開幕大會。
會議現場
臨夏州委常委、副州長鐘文標致辭并宣布大會開幕;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馬忠明、康樂縣委書記吳國峻分別致辭;國家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院教授常明昌參加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康樂縣委副書記、縣長馬曉璐主持開幕式。
鐘文標致辭
鐘文標在致辭中指出,今年以來,面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形勢、新任務,臨夏州委、州政府率先從產業振興入手,謀劃部署在全州范圍內打一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攻堅戰,依托臨夏州獨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大力發展以食用菌為主的特色種植業。目前,全州已種植食用菌3.28萬畝,栽培品種涵蓋羊肚菌、赤松茸、香菇、雙孢菇、木耳、金耳等10多種,建成規模化生產企業5個,建立示范基地2個,引進轉化的羊肚菌、赤松茸品種已局部達到高產穩產,畝產值超過萬元,甚至達到4-5萬元,全州已初步形成康樂縣、和政縣、積石山縣、臨夏縣沿太子山一帶特色食用菌產業帶,昔日臨夏高寒陰濕區的草包莊稼變成了如今高產增收的金土地。
鐘文標指出,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為臨夏州發展食用菌產業精準把脈、薦言獻策、指點迷津,臨夏州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找差距、補短板,認真學習借鑒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新思路、新技術、新成果,全力推進臨夏食用菌產業向縱深發展,努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吳國峻致辭
吳國峻指出,康樂縣將以這次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學習借鑒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以更加到位的認識、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持之以恒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增效益、創品牌、拓市場,努力把康樂打造成全省香菇之鄉,為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希望與會的各位領導、專家、來賓多到康樂走一走、看一看,為康樂食用菌產業發展多提寶貴意見,推動康樂縣食用菌產業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張金霞作報告
開幕式大會上,國家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以 《我國食用菌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為題作主旨演講。張金霞研究員的演講主題突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既有理論上的高度,也有實踐上的深度,不僅給與會者上了一堂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課,也為康樂縣高質量發展食用菌產業把脈問診、指點迷津、傳經送寶。馬曉璐指出,康樂縣將通過本次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進一步密切與國內農科院校、食用菌企業和專家學者的聯系,本著“發展、共享、合作、雙贏”的理念,努力在基地建設、技術研發、推廣營銷等方面開拓更多合作領域,努力把康樂縣打造成全省的香菇之鄉,為實現產業振興夯實堅實基礎。
常明昌作報告
據了解,甘肅省臨夏州康樂縣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的農牧交匯地帶,境內海拔1898-3908米,年均氣溫6.6度,年降雨量518毫米,素有“胭脂三川米糧川”之美稱。近年來,康樂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州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項決策部署,充分利用高寒陰濕區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培育了一大批種植企業和規模戶,在香菇、黑木耳、赤松茸、羊肚菌等新品種引進及栽培技術方面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