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中國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秘書長何海龍先生,何秘書長,您好!
何海龍: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貴州給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何海龍:一是人民非常勤勞樸實;二是貴州的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領導班子敢作敢為敢擔當的精神,為營商環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對這個地方的感情、印象非常深刻。

何海龍:貴州的紅菇、竹蓀在全國都非常有名,我們多次來貴州就是研究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問題。我之前是食用菌協會秘書長,對產業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貴州產業的發展,當時是孫志剛書記對解決貧困人口就業的問題非常重視,所以我們協會和省委有一個共同的合作意向,就是幫著這塊產業規范化發展。今天聽到黔西南州委書記劉文新同志說,省委、省政府像培養干部一樣去培養食用菌產業,對我來講非常欣慰,領導干部的全球觀非常值得肯定。食用菌發展到現在,確實勢頭發展很好,要加倍努力去培育、去發展。首先,從產業標準規范去推動產業規模的建設。其次,要推動科技建設和人才培養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必須和產、學、研、農緊密結合。
主持人:在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中,選擇產業、培訓農民、基層黨建等等要素都非常重要,各個要素當中,產銷對接作為農村產業革命效益轉化檢驗成效的最后一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您認為,應該如何做到有效的產銷對接呢?
何海龍:第一,必須進行產品深加工。吃不完的蘑菇怎么辦?賣不出去怎么辦?首先進行深加工,做成各種小吃、便食品,把它加工成面粉,加到各種糧食里去。農產品協會下面有一個新合作商貿連鎖集團公司,我們有十幾萬家連鎖超市,這是一種渠道。同時,經常舉辦活動,舉辦這方面的專業培訓,讓大家了解食用菌的營養、食用菌的好處、食用菌知識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讓全民吃食用菌。
第二是銷售渠道。要和廣泛的流通主體進行聯系,首先是農貿市場,全國農貿市場的建設,現在有5490家,承擔著全國農產品的交流。去年,農產品交流以15%的速度增長,就是農貿市場的作用。去年是8.03萬億,今年截至現在已經8.83萬億,流通速度非???。所以,我們很愿意在這塊做貢獻和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合作和幫助。
主持人:請您在產品的精深加工以及產品品牌塑造方面給我們一些建議好嗎?
何海龍:今年是第一屆貴州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也可能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連續往前走,那就是貴州品牌、貴州效應。按下“快捷鍵”,發展“貴州速度”,這是非常好的品牌塑造。貴州安龍縣召開這次大會,我相信全世界都知道了。作為農產品,要做好產銷對接,首先還得從基礎做起。產品的品質,是做好產銷對接的基礎。做好品質以后,可以多舉辦一些大型活動,可以和各種科研院所、部委進行匯報溝通、聯系,通過各種各樣的平臺進行推廣?!?br /> 主持人:您對貴州食用菌產品的品質有沒有研究?您覺得品質怎么樣?
何海龍:貴州山清水秀,不僅養活了農民,同時養活了產業,出來的品牌首先很安全,有品質,口感好。
主持人:感謝何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