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會現場

11月16日,在2019中國·貴州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開幕式上,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昌鵬就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進行推介。
今年以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將食用菌列為12大特色農業產業重點發展。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堅持抓具體、抓深入,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扎實推動全省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預計全年食用菌種植面積達30億棒(萬畝)、產量達110萬噸、產值達130億元,累計帶動50多萬貧困人口增收,全省食用菌產業迅速發展壯大。貴州今年底將進入全國食用菌產業第一梯隊。
據介紹,貴州省通過實施“五大工程”,引領食用菌產業大發展,圓脫貧致富夢想。
菌種工程——制定了菌種保供計劃,建成24個省級栽培種生產基地和1個院士工作站,努力做到有種可供、供應及時、質量穩定。啟動全省食用菌資源大普查,目前已在40個縣(市、區)收集標本5000余份,保存活體組織2400份,為種質資源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實施大宗和特色食用菌2個科技重大專項,計劃認定、選育一批適應性強、優勢突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在全國率先將食用菌品種認定制度納入省級農作物種子條例,規范菌種流通。
菌材工程——加快推進菌材林基地建設,目前已落實土地38.99萬畝,完成作業設計面積23.34萬畝,完成栽植面積8.58萬畝。在安龍、道真等縣建立菌棒配方優化示范基地,提高菌棒轉化率。實施優質菌材選育及種植技術科技重大專項,研究適宜貴州發展的樹種和適配食用菌生產的木質菌材。編制完成《貴州省菌材林基地建設規劃(2019-2022年)》,計劃到2022年全省建設菌材林基地150萬畝。
市場主體培育工程——截至目前,全省食用菌產業經營主體共計766家,其中今年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8家、企業15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48家,形成了大、中、小并舉的經營主體集群。安排省級財政資金2.1億元,支持農銀企產業共同體食用菌項目19個,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金20.8億元。劍河縣岑松鎮、萬山區敖寨鄉納入2019年國家農業(食用菌產業)強鎮建設。將食用菌特色農業保險列入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獎補試點,安排2000萬元引導市縣推進保險工作。
人才保障工程——邀請16位省外知名專家和29位省內專家組建省食用菌產業發展專家組,聘請李玉院士作為技術顧問,為產業發展提供咨詢。安排財政資金6000萬元,支持食用菌全產業鏈科技攻關。加大食用菌種植、管護、采收、分揀、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培訓力度,做到“技術服務到菇棚、技術要領到菇農”。
綠色發展工程——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總結推廣菌渣肥料化等7種廢菌棒綜合利用模式。加強科技攻關,實施廢菌棒綜合利用及產業化示范科技重大專項,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編制食用菌產業發展污染防治方案、食用菌產業生態環境保護管控方案,加強源頭監管,推動綠色發展。
貴州省還將進一步提升菌種、菌材供給能力,加大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強化品牌與市場建設,激發科技人才活力,扎實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全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俎宇 錢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