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食用菌協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于2019年1月17日,在中國云南昆明,召開“首屆國際(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戰略論壇暨云南省食用菌協會會員大會”,原云南省人大副主任王義明女士,云南省供銷合作社黨組副書記、理事會副主任吳鐘鳴女士,云南省特色產業促進會首席專家、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專家顧問團團長、原省政協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書記車志敏先生到會祝賀并致辭,中國食用菌協會會長、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顧國新先生宣布開幕,云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原西南林大校長劉惠民先生,云南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原云南民族大學校長那金華女士,原云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鄒平先生,怒江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娜阿塔女士,云南省高原特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桂明英女士等領導出席會議。
此次盛會有來自北京、四川、貴州、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州、吉林、云南等省的食用菌專家、企業家600多人齊聚一堂,共謀發展。與會專家、企業家圍繞“鄉村振興、健康中國、創新合作、共謀發展”這一主題,就食用菌產業助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食用菌與健康中國、“云菌”產業發展、“云菌”文化、“云菌”振興、打造“云菌”品牌及文化等話題進行研討交流。

開幕式現場
會上云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孫達鋒介紹,云南省已知食用菌882種占中國已知的90%以上,占世界已知的40%以上,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資源量約50萬噸,占全球商品野生食用菌的50%以上,2017年食用菌產量53萬噸,直接產值130億元,綜合產值300億元以上。云南省食用菌在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鏈相對優勢中大有可為。食用菌產業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新選擇,是大健康產業的新抓手,是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是“一帶一路”的新機遇,是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新動力。食用菌產業將在“鄉村振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中大放異彩。
此次盛會共有三大亮點
01加強區域合作 振興“云菌”產業
云南省食用菌協會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聯合各方力量,服務行業發展,與國內外多家協會達成合作共識,助推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實現產業的互惠互利。云南省食用菌協會與加拿大食用菌協會、歐洲真菌研究學會簽訂了合作協議,與貴州、四川簽訂了云貴川戰略聯盟合作協議,與易菇網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如此跨區域、跨行業、大規模的聯手協作,助推“云菌”出滇,中國的“云菌”,世界的“云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相信“云菌”產業振興指日可待。

云貴川三省協會簽訂戰略聯盟合作協議
02 全方位服務為“云菌”發展插上翅膀
為推動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助推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食用菌與健康中國,打造“云菌”品牌及文化,大會邀請了云南省省政府參事況榮平作《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關鍵問題與對策》的報告,邀請了京津冀協同食用菌產業辦主任許遠作《中國食用菌產業對接金融市場的問題詮釋》的專題報告,邀請了浙江百山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宏偉作《食用菌與健康中國》的報告、邀請了北京千菌方菌物科學研究院院長陳增華作《菌物大健康產業發展之路》的報告。
大會還圍繞食用菌產業發展戰略進行研討,共有四個議題:
論壇議題一:“食用菌產業發展存在問題、難點及對策分析”邀請了四川省林業科學院研究員譚方河、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張勁松、福建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林衍銓、云南野生菌保護發展協會會長劉培貴、云南省疾控中心處長許燕、陸良爨鄉綠圓菇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紹保、昆明旭日豐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遠、焙烤協會會長蔡金林作為論壇嘉賓,嘉賓結合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從野生菌資源保護利用、食用菌菌種與栽培、食用菌保鮮加工、食用菌標準等環節指出了發展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
論壇議題二: “食用菌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模式探討”邀請了吉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國家黑木耳行業首席專家姚方杰,貴州食藥用菌協會副會長楊彝華,浙江食用菌協會副會長邱宏偉,云南省梁河縣東寶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胡為保,云南易門山里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海泉,香格里拉市綠之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易傳國,云南自然之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進祺,文山市文祥巴西蘑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汪祥飛作為論壇嘉賓。嘉賓從全國到吉林、貴州、浙江精準扶貧、產業振興經驗,結合云南實際研討提出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與助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有效模式和路徑。
論壇議題三:“菌文化與產業發展”,邀請了中國國際松露節組委會秘書長譚新培,云南野生菌保護發展協會秘書長馮永敏,菌文化專家顧建新,云南省民俗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張福言,云南時尚旗袍文化專委會會長陳甜葒,菌茶茶藝導師孫浪濤、徐大新,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雕繪)傳承人徐孝國 ,云南楚雄人民醫院副院長急診科主任醫師、中國毒理學會中毒月救治專業委員會委員余成敏,歐洲真菌研究學會中國首席代表王斌,云南省烹飪協會會長朱培壽,山夫子品牌創始人文官亮作為論壇嘉賓。嘉賓從云南野生菌保護和發展的角度探討菌類的產業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和菌文化的提煉、總結,滇菜美食文化的重要性和獨特性,嘉賓還一起探討菌茶文化創意的思路與前景,美術、藝術與菌完美結合的創意與前景,讓菌文化首次亮相在大眾眼前。吃菌就是吃健康、品文化的“云菌”產業輕奢發展道路初步形成。
論壇議題四:“食用菌產業服務對接”,會議邀請到了中國郵政集團郵政航空部總經理刁小汝、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公司農村保險事業部/保險扶貧事業部副總經理楊子榮、浙江百興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兆盛、云南山夫子菌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文官亮、易菇網總裁張升明、昆明市北苑農產品市場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基會、成都雅樂鮮董事長紀昌聯、菌馨珍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錢玉全、行家聯盟董事長毛維華、云南勝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勝龍作為論壇嘉賓,嘉賓圍繞食用菌產業金融、物流、保險、進出口、電商、市場等服務環節進行了深入研討,嘉賓代表表示將為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研討會現場
03菌文化助推產業發展
野生食用菌作為云南一道亮麗的風景享譽國內外,為全世界愛菌人士提供了健康美味的食材。云南的松茸、松露、美味牛肝菌、雞油菌、羊肚菌等知名野生食用菌暢銷海內外。食用菌開發利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東漢末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靈芝、茯苓、豬苓及雷丸等6種食藥用菌,明朝《本草綱目》中記述了20余種食藥用菌,認為食用菌具有滋陰補陽、益氣活血、補腦強心、延年益壽等功能。現代實驗研究表明,食用菌富含多糖、功能性蛋白、三萜、黃酮、多酚、皂苷、核苷等功能成分,是功能食品和藥品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作為一類綠色健康食品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青睞。
食用菌的開發利用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有濃重的文化色彩,為傳承發揚食用菌文化,本次會議將菌文化與藝術結合,邀請中國菌物學會菌文化分會副會長、云南食用菌協會菌文化首席顧問、著名畫家顧建新,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雕繪)傳承人、昆明學院藝術指導專家徐孝國,口書、書法家譚貴木,四川省首屆非常夢想農民工原創文藝作品大賽金獎獲得者高安全,云南省餐美協元老級滇菜大師蔣彪,2016年全國第三屆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獲得者、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員華蓉同臺獻藝,一場以菌為主題的畫作、書法、雕刻、科普掀起本次論壇的高潮。會上對畫作、書法、雕刻進行了公益拍賣,會上還收到菌需物資等愛心捐助。云南省食用菌協會將本次公益活動所得贊助捐助給怒江州政府用于食用菌產業的精準扶貧,并由兩家單位共同就后續的扶貧落實情況進行跟蹤。

菌文化現場展示現場

菌文化現場展示現場
此次會議,通過產業研討、菌文化宣傳、精準扶貧、健康中國、品牌建設等幾大主題的融合,向世人展示了云南省食用菌產業的前景和發展方向,相信未來的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將會更加昌盛繁榮,引領世界食用菌產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