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得到的工程化蘑菇已經開始種植并且售賣,而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目前并沒有對這種新型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蘑菇進行管制,這或許意味著這種新型蘑菇并不需要進行監管機構的相關監管程序來進行培養并且售賣,而首個CRISPR編輯的有機體或許已經接到了美國政府的綠燈指示。
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學和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植物學家Caixia Gao表示,很多研究團體將會因為這個新聞而非常高興,而我們也很有信心看到多個基因編輯的作物不在監管范圍之內。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Yinong Yang指出,我們對常見的雙孢蘑菇進行了基因編輯使其能夠抵抗蘑菇變為棕色,而這一效應通常是通過靶向作用編碼多酚氧化酶(PPO)的基因家族來實現的,多酚氧化酶是一種引發蘑菇變為褐色的酶類;通過剔除蘑菇基因組的一系列堿基對,研究者Yang就敲除了6個PPO基因中的一個,從而就降低了該酶30%的活性。
在過去5年里,蘑菇是避開美國農業部監管系統的30種轉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中的一種,在不同情況下,動植物衛生檢驗署就會表示,有機體(大多數是植物)并沒有取得相關監管機構的資質;很多避開美國農業部監管的植物都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產生的,比如鋅指核酸酶(ZFN)和轉錄激活子樣的效應核酸酶(TALEN)系統等,但截至目前位為止,研究者們并不清楚美國農業部是否會給予CRISPR–Cas9編輯的有機體一張相同的通行證。
早在2015年10月時,研究者Yang就向美國農業部監管機構提交了一種新型的轉基因作物,當時研究者非常激動,隨后他們在上個月晚些時候咨詢了相關機構;而本周美國農業部的回答則是,動植物衛生檢驗署并不認為CRISPR–Cas9編輯的白蘑菇同Yang他們此前描述的一樣;也就是說,研究者Yang開發的蘑菇并沒有誘發美國農業部的監管,因為這種新型蘑菇中并沒有來自植物害蟲中的外源性DNA,比如病毒或細菌等;而早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這樣的有機體對于進行遺傳性編輯的植物都非常必要。
如今美國正在修改針對轉基因作物的相關規范,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已經召開了一項會議,他們預測了未來5-10年里生物技術產品的發展變化;與此同時研究者Yang考慮是否要創辦一家公司來進行基因編輯蘑菇的商品化開發,抵御水果和蔬菜變褐的基因編輯水果及蔬菜或許也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因為當水果和蔬菜切片后會長期保持顏色,在過去18個月里,多個生物技術公司已經對基因編輯的非褐色蘋果和馬鈴薯進行了商業化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