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7月16日至23日,2014首屆全國茯苓會議組委會工作人員針對安徽省的茯苓主產區金寨、霍山、岳西及產品集散地亳州四個縣市進行為期一周的考察調研。金寨、霍山、岳西等地坐擁大別山優質的地理、原料及氣候條件,同時作為茯苓的傳統產區,生產歷史悠久、基礎發展好、從業人員參與熱情較高、產量相對穩定、質量優良,茯苓以“光、潔、細、白”等特點為人熟知。亳州市作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也為安徽省本地茯苓的銷售提供了一個寬廣的展示平臺。
近年來,安徽省的茯苓產業得到迅速發展,但茯苓生產要消耗大量的松木資源,菌林矛盾突出,為了保護林木資源,維護生態平衡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安徽省的茯苓主產區紛紛采取有效的措施,盡量將茯苓產業發展限制在生態資源可承受范圍之內以保障安徽省的生態經濟。而因此也導致霍山、岳西等地政府對茯苓產業一再的遏制,曾經作為農戶發家致富的茯苓產業在不斷縮減,同時當地的種植戶相關的品牌意識、保護意識、深加工意識十分淡薄,導致茯苓產品附加值上不去,整體產業呈下滑發展趨勢。
隨著菌林矛盾的呼聲日益高漲,茯苓的生態化種植也應引起業界的充分重視。隨著生態理念逐漸滲入食藥用菌產業,研究人員以及企業都在不斷探索生產新技術,茯苓產業作為一項富民產業必將走出一條生態產業之路。調研期間,各地紛紛表示將組團參加2014年10月13日至15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的“2014首屆全國茯苓會議”。
如何讓這些傳統產區茯苓產業重回政府重視地位、如何讓從業農戶得到真正的支持、如何讓傳統產區繼續發揮重要地位等問題都值得整個產業去思考,這也是將全國茯苓主產區、龍頭企業進行整合,振興、壯大我國茯苓產業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相信通過“2014首屆全國茯苓會議”,這些問題可以得到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