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磐安縣食用菌生產現場會在盤峰鄉舉行,會議總結了磐安縣食用菌生產的成效與做法,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會議要求,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加快黑木耳等食用菌新品種推廣工作,促進全縣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副縣長陳新森,縣農業局及各鄉鎮相關人員參加會議。
磐安縣是全國首批命名的“中國香菇之鄉”,經過20多年的不斷發展,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縣農業的一項傳統優勢產業、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產業。然而近年來,由于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波動影響,勞動力、資金、技術等要素制約,以及其它產業的擠壓,我縣食用菌產業開始出現規模萎縮、后繼發展乏力的問題。
會議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磐安縣下一步食用菌產業發展必須樹立科學理念,轉變發展思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確保產業持續穩健發展。要從普通農產品向養生保健食品轉變,努力開發出多種食用菌保健食品和飲品,不斷拓展市場。要從農戶分散種植向基地園區化生產轉變,依托“農業兩區”這個主平臺、主戰場,加大食用菌工廠化園區建設力度,不斷擴大園區化、基地化生產規模。要從傳統手工種植向設施機械化轉變,通過推行機械化生產,有效節省勞力、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增加種植農戶效益。要從單一品種向品種多樣化轉變,主動迎合市場需求,加快調整品種結構,引進推廣適銷對路新品種,形成多樣化發展格局。要從出售鮮菇向精深加工轉變,積極引導和鼓勵更多企業進行食用菌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會前,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方前鎮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園、盤峰鄉櫸溪村永安源香菇合作社黑木耳生產基地,了解了食用菌生產新技術和新的管理模式。在盤峰鄉櫸溪村永安源香菇合作社黑木耳生產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菌棒整齊地擺放著,上面長滿了一個個烏黑鮮嫩的黑木耳。據了解,黑木耳是世界知名四大食用菌之一,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極佳的醫療保健作用,備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我縣的山區氣候條件適合黑木耳對水分、溫度、空氣、光照等生長環境的要求,具有投入省、周期短、管理方便等特點。今后幾年,我縣將把推廣黑木耳生產作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引導菇農調整種植結構,在穩定香菇、杏鮑菇種植的同時,加快黑木耳生產的推廣,逐步實現從香菇一“菇”獨秀向以香菇為主,杏鮑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為輔的百“菌”齊放局面轉變,推動我縣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