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種類有哪些?
一般而言,在生產上,通常按照評估的色澤和出菇溫度來劃分種類。
其中按色澤劃分可以分為黑色、灰色、白色、黃色和紅色5個品種。其中黑色主要是低溫和廣溫種,灰色主要是中低溫種,白色屬中廣溫品種。黑色平菇和灰色平菇的色澤的深淺程度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有變化。一般來講,溫度越低色澤越深,溫度越高,色澤越淺。與此同時,如果光線不足的話,顏色也會變淺,如果光線增強,顏色會加深。
如果按出菇溫度來劃分的話,可以將平菇分為低溫型、中溫型、高溫型和廣溫型4個品種。其中低溫型的出菇溫度在3~15度左右,一般秋冬季節栽培比較好。中溫型出菇溫度在10~20度之間,一般春秋兩季栽培為宜。高溫型出菇溫度在20~30度左右,適合夏秋季節栽培。廣溫型出菇溫度在4~30度之間,可以在春夏秋三季栽培。
平菇應該怎樣栽培才能獲得高產優質?
平菇栽培技術相對比較簡單,這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提過。但是要想穩定地獲得高產優質,還是應該掌握一定的科學種植技術要點,這樣才能減少成本開支,同時實現經濟價值的最大化。具體來說,平菇高效栽培的技術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平菇栽培原料的選擇十分重要
平菇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食用菌,其原料來源十分廣泛,可以說幾乎所有農作物副產品均可以利用,甚至部分食品加工廢料也能栽培。具體來說,棉籽殼、木屑、稻草、花生殼、玉米芯、玉米桿、酒糟、醋糟、甘蔗渣、糖醇渣,甚至野草都可以用來種植平菇。
但是,每種用料栽培的產出效益并不一樣。在生產中一般以棉籽殼、廢棉等為主要原料。因為,它們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廉,種植的效果較好,菌絲發展快,耐貯藏性強。當然我們也可以采用玉米芯作為主要原料,但是必須將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而且適宜采用發酵方式栽培。如果采用木屑作為主要原料的話,則應該用熟料栽培方式,以減少雜菌和其他污染。總之,不同的地區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選擇本地原料為主,這樣可以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2.平菇栽培培養料搭配非常關鍵
平菇栽培配方有很多種,這是尤其生產原料多樣化所造成的。但是在生產中,主要是以棉籽殼、玉米芯和木屑分別作為主料來搭配其他的物質。山九將其中幾種主要配方,羅列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第一,以棉籽殼為主料。配方一:棉籽殼92%,豆餅1%,麥麩皮5%,過磷酸鈣1%,石膏1%。配方二:棉籽殼90%,麥麩皮5%,草木灰3%,過磷酸鈣1%,石膏1%。
第二,以玉米芯為主料。配方一:玉米芯55%,豆秸粉40%,過磷酸鈣3%,石膏2%。配方二:玉米芯70%,棉籽殼25%,過磷酸鈣3%,石膏2%。
第三,以木屑為主料。配方為雜木屑70%,麥麩27%,過磷酸鈣1%,石膏1%,蔗糖1%。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幾種配方的含水量均要保持在60%~65%之間,Ph值用生石灰調至8.5~9.0左右。在實際栽培中應提倡將多種原料混合使用,以彌補各種原料的缺點。當然,前面已經提到過,平菇栽培料的配方要因地制宜,盡量采取本地原料,這樣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3.平菇栽培時間要因地制宜
實際上,按照出菇溫度來劃分,平菇有4種溫型,基本上適用于4~30度的溫度區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平菇可以一年四季栽培,沒有特定的時間要求。但是,平菇栽培主要是以中低溫型為主。
因為在春夏季節,市場上蔬菜上市的種類非常多,所以平菇的價格一般不會太高。而到了秋冬和早春季節,市面上的蔬菜種類相應減少,導致平菇價格會有所上升。所以很多農民一般選擇在秋冬季節生產為主。當然,在夏季和早秋季節栽培的高溫型品種,同樣也受到市場的歡迎。不過在栽培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遮陽防曬、降溫通風等措施,否則的話種植的效果不佳,經濟收益會受到影響。
4.平菇栽培拌料技巧不可忽視
拌料環節其實非常重要,一定不能粗心大意。在拌料之前要按照栽培配方,將各種原料稱量準確,如果存在偏差的話,將會影響種植效果。在主料提前預濕的情況下,將麥麩皮、石膏粉、石灰粉等依次撒在主料上混拌均勻。隨后要加入足夠的水分,使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最高不宜超過65%。
在生產中,我們通常采用手掌用力握緊配料的方式來檢測含水量。如果指縫間有水,但不會滴下來,且手掌中的配料能夠成團,就說明含水量比較合適。如果有水從指縫間滴落,則證明含水量過高。原則上一般要求寧干勿濕。因為含水量太大會導致事發菌慢,而且有可能產生雜菌污染。
平菇栽培拌料要遵循“三均勻”的原則,即主料與輔料混合均勻、水分均勻和酸堿度均勻。否則的話,麥麩多、水分多和酸堿度小的部位容易感染雜菌,而麥麩少、水分少和酸堿度大的部位菌絲生長弱。
5.平菇栽培培養料配制要合理選擇
平菇培養料配制有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和發酵栽培三種處理方式。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實際栽培過程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栽培方式。
生料栽培一般不經過滅菌和發酵處理,通常在自然條件下直接拌種。這種方式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秋冬季節使用非常普遍。熟料栽培是經過高壓或常壓滅菌后接種發菌的一種栽培方式,一般在高溫季節或采用特殊原料的時候應用比較多。發酵栽培是指將培養料堆制發酵后,進行開放式接種的一種栽培方式,在高溫季節栽培成功率和生產效率非常高。
一般來說,生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可以發酵料栽培,發酵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可以熟料栽培,但是反過來則不行。熟料栽培適合絕大多數食用菌的栽培,所以在生產中應用最為廣泛。
另外,在平菇高效栽培種植過程中,對于發菌和出菇期間的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發菌期間有一些常見的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否則的話將會影響栽培的效益和產出。在出菇期間,同樣也需要注意加強管理。關于這兩個方面的技術要點,山九在今后會著重給大家介紹。總之在平菇栽培過程中,要想獲得高產優質,就必須充分做好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這樣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為農民增產增收服務。
一般而言,在生產上,通常按照評估的色澤和出菇溫度來劃分種類。
其中按色澤劃分可以分為黑色、灰色、白色、黃色和紅色5個品種。其中黑色主要是低溫和廣溫種,灰色主要是中低溫種,白色屬中廣溫品種。黑色平菇和灰色平菇的色澤的深淺程度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有變化。一般來講,溫度越低色澤越深,溫度越高,色澤越淺。與此同時,如果光線不足的話,顏色也會變淺,如果光線增強,顏色會加深。
如果按出菇溫度來劃分的話,可以將平菇分為低溫型、中溫型、高溫型和廣溫型4個品種。其中低溫型的出菇溫度在3~15度左右,一般秋冬季節栽培比較好。中溫型出菇溫度在10~20度之間,一般春秋兩季栽培為宜。高溫型出菇溫度在20~30度左右,適合夏秋季節栽培。廣溫型出菇溫度在4~30度之間,可以在春夏秋三季栽培。
平菇應該怎樣栽培才能獲得高產優質?
平菇栽培技術相對比較簡單,這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提過。但是要想穩定地獲得高產優質,還是應該掌握一定的科學種植技術要點,這樣才能減少成本開支,同時實現經濟價值的最大化。具體來說,平菇高效栽培的技術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平菇栽培原料的選擇十分重要
平菇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食用菌,其原料來源十分廣泛,可以說幾乎所有農作物副產品均可以利用,甚至部分食品加工廢料也能栽培。具體來說,棉籽殼、木屑、稻草、花生殼、玉米芯、玉米桿、酒糟、醋糟、甘蔗渣、糖醇渣,甚至野草都可以用來種植平菇。
但是,每種用料栽培的產出效益并不一樣。在生產中一般以棉籽殼、廢棉等為主要原料。因為,它們的成本相對比較低廉,種植的效果較好,菌絲發展快,耐貯藏性強。當然我們也可以采用玉米芯作為主要原料,但是必須將玉米芯粉碎至花生粒大小,而且適宜采用發酵方式栽培。如果采用木屑作為主要原料的話,則應該用熟料栽培方式,以減少雜菌和其他污染。總之,不同的地區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選擇本地原料為主,這樣可以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2.平菇栽培培養料搭配非常關鍵
平菇栽培配方有很多種,這是尤其生產原料多樣化所造成的。但是在生產中,主要是以棉籽殼、玉米芯和木屑分別作為主料來搭配其他的物質。山九將其中幾種主要配方,羅列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第一,以棉籽殼為主料。配方一:棉籽殼92%,豆餅1%,麥麩皮5%,過磷酸鈣1%,石膏1%。配方二:棉籽殼90%,麥麩皮5%,草木灰3%,過磷酸鈣1%,石膏1%。
第二,以玉米芯為主料。配方一:玉米芯55%,豆秸粉40%,過磷酸鈣3%,石膏2%。配方二:玉米芯70%,棉籽殼25%,過磷酸鈣3%,石膏2%。
第三,以木屑為主料。配方為雜木屑70%,麥麩27%,過磷酸鈣1%,石膏1%,蔗糖1%。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幾種配方的含水量均要保持在60%~65%之間,Ph值用生石灰調至8.5~9.0左右。在實際栽培中應提倡將多種原料混合使用,以彌補各種原料的缺點。當然,前面已經提到過,平菇栽培料的配方要因地制宜,盡量采取本地原料,這樣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3.平菇栽培時間要因地制宜
實際上,按照出菇溫度來劃分,平菇有4種溫型,基本上適用于4~30度的溫度區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平菇可以一年四季栽培,沒有特定的時間要求。但是,平菇栽培主要是以中低溫型為主。
因為在春夏季節,市場上蔬菜上市的種類非常多,所以平菇的價格一般不會太高。而到了秋冬和早春季節,市面上的蔬菜種類相應減少,導致平菇價格會有所上升。所以很多農民一般選擇在秋冬季節生產為主。當然,在夏季和早秋季節栽培的高溫型品種,同樣也受到市場的歡迎。不過在栽培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遮陽防曬、降溫通風等措施,否則的話種植的效果不佳,經濟收益會受到影響。
4.平菇栽培拌料技巧不可忽視
拌料環節其實非常重要,一定不能粗心大意。在拌料之前要按照栽培配方,將各種原料稱量準確,如果存在偏差的話,將會影響種植效果。在主料提前預濕的情況下,將麥麩皮、石膏粉、石灰粉等依次撒在主料上混拌均勻。隨后要加入足夠的水分,使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最高不宜超過65%。
在生產中,我們通常采用手掌用力握緊配料的方式來檢測含水量。如果指縫間有水,但不會滴下來,且手掌中的配料能夠成團,就說明含水量比較合適。如果有水從指縫間滴落,則證明含水量過高。原則上一般要求寧干勿濕。因為含水量太大會導致事發菌慢,而且有可能產生雜菌污染。
平菇栽培拌料要遵循“三均勻”的原則,即主料與輔料混合均勻、水分均勻和酸堿度均勻。否則的話,麥麩多、水分多和酸堿度小的部位容易感染雜菌,而麥麩少、水分少和酸堿度大的部位菌絲生長弱。
5.平菇栽培培養料配制要合理選擇
平菇培養料配制有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和發酵栽培三種處理方式。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在實際栽培過程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栽培方式。
生料栽培一般不經過滅菌和發酵處理,通常在自然條件下直接拌種。這種方式在我國的北方地區秋冬季節使用非常普遍。熟料栽培是經過高壓或常壓滅菌后接種發菌的一種栽培方式,一般在高溫季節或采用特殊原料的時候應用比較多。發酵栽培是指將培養料堆制發酵后,進行開放式接種的一種栽培方式,在高溫季節栽培成功率和生產效率非常高。
一般來說,生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可以發酵料栽培,發酵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種可以熟料栽培,但是反過來則不行。熟料栽培適合絕大多數食用菌的栽培,所以在生產中應用最為廣泛。
另外,在平菇高效栽培種植過程中,對于發菌和出菇期間的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發菌期間有一些常見的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否則的話將會影響栽培的效益和產出。在出菇期間,同樣也需要注意加強管理。關于這兩個方面的技術要點,山九在今后會著重給大家介紹。總之在平菇栽培過程中,要想獲得高產優質,就必須充分做好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這樣才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為農民增產增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