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作為典型的蘑菇類,也是可以食用的真菌,可以說是非常嬌嫩的生物,在其生長過程中,如果稍不留神都會造成產量的減少和草菇質量的下降,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經濟效益的降低,而避免此現象的出現,在種植的時候就要嚴格按照小編總結出來的注意事項進行種植,能夠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溫度控制非常重要
草菇作為高溫的食用菌對溫度的要求相對較高,在萌芽階段溫度要控制在30~40攝氏度,才能保證穩定的發芽率,其中以40度的時候發芽率效果最好,然而在菌絲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控制在20~44攝氏度,低于20攝氏度整個草菇的生長都會變得異常緩慢,而溫度在低于5攝氏度和超過45攝氏度的時候,都會造成菌絲死亡,形成子實體最佳的溫度是在28度-32度之間。
土壤、空氣中的水分要及時控制
當培養料中的水分在70%左右,同時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此時子實體可以進入到快速生長階段,如果空氣中的濕度低于80%,則會造成子實體陷入生長緩慢狀態,當然,空氣中水的含量超過95%就會造成子實體壞死,甚至還會遭遇蟲害的威脅,進一步引發其他子實體一同死亡。
光照的強度決定草菇的顏色
對于光照的要求并不是十分嚴格,即使沒有光線的照耀也能夠穩定生長,只不過生長的速度稍加緩慢,只有進入到子實體發育階段,才對光線有一些需求,光線照射程度較強的時候,成熟的子實體顏色會比較深,所以子實體的顏色和光線的強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養分的補充促進產量的提高
碳、氮元素以及甘蔗的渣料都是種植草菇最好的肥料,尤其是甘蔗渣中含有豐富氨基酸,正好是草菇生長所需的原料,因為其中含氮量并不充足,所以在種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補充氮元素的含量,能夠保證草菇快速的成長和分裂,如果要想增加草菇的產量,及時將大豆作為營養肥料補充到土壤中,也是一個增產非常有效的辦法。
酸堿度(pH)隨時調控
草菇對酸堿度的要求是根據不同的生長周期來劃分的,在孢子發芽階段,PH值最好控制在7.5左右,如果超過7.5,孢子的發芽率就會大大的降低,而在菌絲生長的過程中最好能夠保持在4.7~6.5之間,是保證菌絲快速分化的最佳環境,在子實體分化階段,PH值要保持在8以上,才能保障草菇的品質。
病蟲害的預防
因為是可食用的真菌類生物,在種植的過程中對外部環境的依賴性比較強,不管是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直接影響草菇的品質和產量,而保持穩定的生長環境,也是提高產量最不能忽視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在菌絲分化的過程直接影響著草菇的品質,在這個過程中也是最容易受到病蟲害感染的環節,所以一定要對草菇生長環境,做到及時的通風處理,使空氣中的濕度保持在穩定狀態,避免出現失控的情況,否則會出現草菇根部潰爛和出現斑點的現象,不僅影響品質,對于產量也是有著直接的影響。
田間管理很重要
選擇優良的品種是異常重要的,直接關乎著草菇生長出來的品質和整體的產量,在28攝氏度培育出來的品種,最為健碩,一定要保證采用大量的菌種,而且在重視的時候采用寧多不少的原則,將其滿滿的排布在土壤的表面,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植物生長出來的數量,還能夠抵御其他外來菌種的入侵,在生長過程中,溫度要保持在30攝氏度以上,才可以播種菌種,如果溫度過低,會影響菌絲的分化,菌絲分化效果不好,會直接影響草菇整體的產量。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相信您一定對草菇的種植有了足夠的了解,溫度和水分的控制,對于草菇的生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保障所有的條件都在均衡的情況之下,才能夠生產出品質佳的草菇,按照上述方法種植提高產量并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