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竹蓀套種大豆栽培新技術


    【發布日期】:2016-07-11  【來源】:福建省明溪縣農業局
    【核心提示】:竹蓀套種大豆栽培新技術
      竹蓀套種大豆解決了搭架遮陽問題節約了成本,又增加了大豆一季收入。
      一、栽培季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竹蓀生育特性,以氣溫穩定7—30℃時為栽培適宜季節,春季栽培2—5月間播種。  
      二、栽培前準備與備料:秋后晚稻或秋收作物收獲后,選擇排灌方便,靠近水源,無污染,土質疏松而且富含腐殖質,團粒結構良好、不易板結的酸性土壤田塊。栽培地與上游相鄰的幾丘田必須是近3—4年內未種過竹蓀的田塊。高海拔山區選用向陽地,低海拔夏季氣溫高的地方應選用半陰半陽的田塊,并提前翻犁曬白。栽培料可采用100%的谷殼。谷殼準備可常年進行儲備。播種前5—7天選擇晴天鏟除雜草、雜物,打碎土團耙平田塊,全面撒施石灰,并用辛硫磷700倍液消毒。  
      三、菌種選擇與培養料含水量:選用菌絲白色,濃密粗壯呈束狀的菌種,菌種菌齡60—70天。培養料(谷殼)播種前浸濕、浸透,含水量可達60—70%。  
      四、堆料與播種:將浸濕的谷殼按南北走向,堆成寬70厘米,高20厘米的畦面,料畦之間各留30厘米做排水溝。當谷殼堆至15厘米厚時,將塊狀菌種穴播于培養料中心, (按每畝菌種用量700瓶的一半)然后在輔上5厘米的谷殼,并用木板或扁擔輕輕拍實后再將剩下的另一半菌種撒在料面上.,而后在栽培料畦邊上已預留好30厘米的溝中開溝取土覆蓋于料面上,料面上覆土8厘米,覆土含水量以手握成團、放開能散為好,最后覆蓋稻草保濕。  
      五、大豆套種技術:選擇遲熟大豆良種。因遲熟大豆生育期長,遮陽時間長,而且枝葉繁茂,遮陽度大。在驚蟄前后直播與畦面兩側,株距50厘米,相互錯開,不要對稱播種。  
      六、栽培管理:  
      <1>播種后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一般要求栽培料和土壤濕度保持60—70%,在干旱季節(連晴七天以上)要適當澆水保濕,長期干旱時可灌跑馬水浸漬2—3小時。雨季及時排水,做到雨停水干,以防栽培料水分過多、厭氧發酵變黑。  
      <2>大豆管理:一般追施1—3次復合肥以促進大豆快速生長提早遮陽。大豆長到竹蓀采收時如營養生長過旺可適當剪去基部小分枝。  
      <3>竹蓀菌蛋形成前拔除畦面雜草。  
      <4>病蟲害防治:發現螨蟲、白螞蟻、等害蟲為害時可用敵敵畏700倍液噴霧防治。  
      七、采收與加工:當竹蓀菌蛋剛開傘時應及時采摘,應在早晨6點種左右開始采收,采收時用小刀從菌托底部切斷菌索。將子實體采下,切勿用手強拉硬扯而破壞菌床,影響下期產量,為提高產品質量可在竹蓀子實體來撒裙之前將子實體采下,采下的竹蓀馬上用小刀切去蓋頂2—3厘米,再向菌蓋上輕輕縱切一刀,剝除菌蓋污綠色組織。棄掉菌托,待菌裙正常放裙后置于鋪放沙布的竹篩上進行烘干,烘干后后按等級扎成小捆,裝入塑料袋后放進紙箱,置于陰涼處存放待銷。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义市| 澎湖县| 德阳市| 松滋市| 哈巴河县| 韶山市| 城市| 喀什市| 台东市| 会东县| 纳雍县| 凤山县| 多伦县| 庆阳市| 丹江口市| 余姚市| 白朗县| 焦作市| 安龙县| 新平| 普安县| 五家渠市| 法库县| 渝中区| 荔波县| 新平| 卓资县| 辉县市| 南岸区| 工布江达县| 西华县| 施甸县| 新龙县| 顺义区| 大同市| 旬邑县| 利川市| 东乌珠穆沁旗| 建瓯市| 绥滨县|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