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發菌有五種 SGF-8104(紫萁小菇)、石斛小菇、蘭小菇、開唇蘭小菇、GSF-8103菌株。
蜜環菌 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發現蜜環菌36種,中國有9種。在這些菌種中,適合于天麻生長的只有少數的幾種。不同品種蜜環菌之間存在著與天麻親和性大小的區別,同樣是生長旺盛的蜜環菌菌株,一些蜜環菌菌株伴播天麻后天麻產量高,另一些菌株伴播天麻效果很差,有些甚至是天麻的病原菌。
蜜環菌菌種可分為母種、原種、栽培種三級菌種;麻農使用的為栽培種及菌枝菌種。
蜜環菌是一種兼性寄生菌,以腐生為主,兼營寄生生活;蜜環菌是一種好氣真菌,在通氣良好的條件下,才能生長旺盛。蜜環菌的菌絲和幼嫩的菌索在黑暗中會發出熒光(這點可區別于白霉菌)。蜜環菌株在6℃~8℃開始生長,土壤濕度60%~80%,20℃~26℃條件下生長速度最快,28℃以上生長緩慢,超過30℃時就停止生長。蜜環菌生命力極強,耐寒、耐熱,在-30℃以下、70℃以上才會死亡;蜜環菌生長需要較高的土壤含水量(50%~70%),故單獨培養菌材時應勤澆灌,保持足夠的水份(而伴栽天麻時,則要適當控制濕度)當濕度低于30%時,蜜環菌生長受阻。陽光對蜜環菌的生長利少弊多,一方面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死真菌的作用,另一方面陽光直射可引起水分大量蒸發,降低土壤濕度,影響蜜環菌生長。
天麻與蜜環菌的關系是寄生、共生的營養關系:①蜜環菌以闊葉樹木纖維為其生長所需的營養,而天麻又靠消化侵染自身的蜜環菌而獲得營養。②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如旱、澇、高溫、低溫等因素導致天麻生理功能和生長勢減弱時,天麻與蜜環菌的關系也會發生不利于天麻的轉變,如天麻生長的后期(9月下旬秋未冬初),氣溫降到15℃以下便逐漸進入冬眠期,而蜜環菌在此溫度下仍可繼續生長。若澆水過多,或降雨量過大,排水不暢,積水太久,蜜環菌長勢很旺(俗稱瘋長),會反過來吸取天麻體內的營養供其生長,致使天麻腐爛變黑、中空,造成天麻減產。在天麻生長旺盛的季節,要創造條件使蜜環菌長勢良好,為天麻提供充足的營養,“蜜菌肥,天麻壯”。而在天麻逐漸進入休眠季節,9月中旬至11月則要嚴格控制土壤水份,要少澆,甚至要停止澆水,要用塑料薄膜遮雨,盡量降低土壤濕度,使蜜環菌長勢減弱,防止“蜜環菌吃天麻”。
凡有天麻生長的地方,必然有蜜環菌伴隨而共同存在;有蜜環菌生存的地方,就不一定有天麻,蜜環菌可以單獨生活。所以,有人把天麻和蜜環菌比做魚和水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