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播種到出菇在正常情況下一般需30多天。當覆土層形成粗壯菌索,出現米粒大白色的子實體原基時,應噴1次出菇水,噴水量為2~3千克/甲方米,并加大通風量,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以后每天噴水1~2次,保持土層濕潤,待菇蕾長至直徑2厘米以上時,應停止噴水。以后每一潮菇開始出現原基時,都要噴1次重水。姬松茸從開始采菇到采收結束約2~3個月,整個產菇期有4個菇潮,其中以頭潮菇產量最高,二潮菇其次,第三、四潮菇產量少。因此,要獲得高產,要控制管理好頭兩潮菇。
采二潮菇后,應用0.5%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以補充營養,促進后期多長菇,長好菇,提高總產量。
姬松茸子實體長速快,易開傘,粗短的菌柄變細長,因此,應及時采收加工,適時采收的形態特征是:菌蓋肥壯結實,表面黃褐色至淺棕色,內菌幕尚未伸展時(即生長中期柄粗肉厚時期采收)。采收后的鮮菇如不及時處理,容易發生黑變,影響商品質量。因此,采后要及時削除菇柄基部泥土,及時冷凍保鮮或脫水烘干(烘干方法與香菇烘干方法相似,起始溫度40~45℃,以大風量持續2小時后,升溫到60℃左右,減緩風速,其后保持62℃左右,小風量至結束),或鹽漬保藏,或加工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