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的“流耳”又名“水爛耳”是細胞充水破裂的一種生理障礙現象。木耳流耳病是袋料栽培木耳過程中非常容易感染的一種病蟲害。木耳一旦感染此病,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嚴重影響菇農的經濟效益,因此,對木耳流耳病的防治,要引起高度重視。其防治措施有:
1、氣溫高時及時降溫:白天關閉耳棚門窗、窗口懸掛濕簾,噴水降溫,夜間打開門窗通風降溫,盡可能將溫度控制在30攝氏度以內。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不僅木耳出耳快,出耳齊,開片好,色澤正,而且線蟲的生長繁殖受到一定的抑制,若溫度超過30攝氏度,則線蟲繁殖加快,容易產生流耳。
2、耳棚場地應有一定坡度,表層土以沙質土壤為好,以便于滲水。
3、水源清潔衛生,以潔凈的深井水作水源最佳。
4、精心管理:木耳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溫度、濕度和通風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木耳原基形成期,保持相對濕度在80%左右,并適度通風。在原基分化形成期,珊瑚狀耳芽相當幼嫩,此時相對濕度不宜過大,保持在80%-90%即可。在子實體生長階段,為促進耳片快速生長,要堅持干干濕濕的原則(三干七濕),加大通風,相對濕度控制在90%-95%。當子實體耳片充分展開,邊緣變薄,耳根收縮,八分成熟時即開始采收。
5、發生少量流耳時,先清除流耳,再用1%-2%的食鹽水噴灑木耳,同時用5%的石灰水噴灑地面,以控制線蟲、細菌和原生動物的進一步蔓延,然后用磷化鋁密閉熏蒸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