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肉質肥嫩、味鮮,深受消費者喜愛。但它是高溫型食用菌,市場供應期短。筆者過近二年的探索,將草菇生產期兩頭延長半年,取得了明顯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下面為大家介紹草菇早期與延期高產栽培技術:
時間安排與生產方式
室內栽培可以室內與室外栽培相結合。室內栽培可以利用蘑菇房和其它閑房進行栽培,室外栽培可用小拱棚和塑料大棚兩種。無論用哪種方式,均要達到遮陽、防風、保溫、增濕的要求。
延長栽培的時間界限是基本接近但尚低于草菇生長正常氣溫的季節,結合本地區氣候特點,以不加溫或少加溫進行栽培,一般于4月20日至6月20日為第一周期,延期至9~10月中旬為宜。
培養料及其配制
草菇栽培的培養料是以廢棉、棉籽殼、玉米芯為主,產量較高,室內栽培則在床架上先鋪10厘米厚的新鮮稻草,再覆廢棉或棉籽殼進行栽培。利用廢棉栽培草菇,在播種前一天或當日要將廢棉預濕吸透水分,拌入5%石灰預堆24~48小時;在新料進床前澆pH8.5的石灰水,使培養料吸足水分;稻草在進床前,用石灰水預濕1~2天,吸足水分。室內栽培時,培養料水分以手握堆料有5~6滴水,含水量70%左右。
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室內栽培 時間宜早,一般在5月初,這期間氣溫低且多變,室內床栽要適當加量。室內栽培床架以3~4層為宜,床上先鋪10厘米厚經石灰水預濕的稻草,再鋪廢棉或棉籽殼,做成波浪形,厚約10厘米,撤播菌種,每50千克料播4千克種,播種后覆1厘米左右細土,發菌時先平覆薄膜,菌絲萌發時揭去薄膜,以利菌絲下伸。播種7天后現蕾,此時要注意保濕防溫差,12天左右可采收。播種時若溫度低,可適當加溫到35℃左右,揭薄膜后控制在30℃~32℃,出菇階段以28℃~32℃為宜,忌溫差過大,菇房需要保持較高的濕度。
大棚栽培 是一種穩產高產的栽培方式,栽培時間長,操作方便,進床、播種與常規小環棚方式相似。早期5月氣溫較低,一般蔬菜大棚,套一小環棚,僅小環棚進行遮陽,陽光可直射入大棚內,小環境氣溫較高,又利夜間保溫,溫度也易控制,又可防雨水淋。當氣溫回升正常后,可揭開大棚兩邊薄膜,以利通風降溫,又不影響小環棚內溫度和草菇的正常生長,或在大棚外加草簾,揭去小環棚遮陽草簾,薄膜撩起。9月栽培草菇,要防出菇期突然低溫,夜間氣溫降低,小環棚要加蓋稻草保溫。
草菇早期和延期高產栽培,進入7月份后,氣溫穩定在30℃以上,按常規方法栽培??傊?,栽培草菇要處理好溫、濕度的關系,創造適宜草菇生長的環境,掌握室或棚溫(35℃左右)播種,發足發好料層菌絲,為穩產、高產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