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過后,北方寒冷的天氣促使火鍋熱起來。而作為吃火鍋的必備原料,食用菌鮮品(金針菇、平菇、香菇、杏鮑菇等)受到人們廣泛青睞,特別是各類營養菌鍋的應運而生,帶火了菇類銷售。京郊有不少食用菌生產基地,食用菌生產的成敗、產量的高低、質量的優劣,直接取決于生產過程中的每個技術環節。在低溫季節種植戶應如何栽培、管理食用菌?
準備工作要做足
菇場的選擇
選擇具有增溫和保溫條件的菇場,如備有增溫條件的室內菇房、日光溫室菇房、塑料大棚菇房、溫度較高的地下室菇房以及采用陽畦菇場等。
培養料配制
選擇新鮮、干燥,無霉爛變質、結塊和蟲蛀的基質原材料,按照比例混合拌均,添加微量元素,掌握含水量,使料干濕均勻,一般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配制好的培養料最好在6-8小時內裝袋完成。裝好的菌袋要及時進行滅菌,切忌過夜。滅菌時要做到猛火升溫、穩火保溫,經常檢查鍋中溫度,以防漏氣、跑氣。常壓消毒時,在100攝氏度條件下,消毒15-20小時;如果高壓消毒,在1.4個大氣壓壓力下,消毒3小時。菌袋滅菌徹底是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關鍵環節。
菌種的選擇
適合冬季生產的食用菌品種有平菇、香菇、金針菇、雙孢蘑菇、白靈菇、杏鮑菇等,應根據生產需要選擇品種。選擇適宜本地生長的優質、高產、高抗的優良菌株,不要使用有雜菌污染和蟲害跡象以及退化、老化的劣質菌種。
這些菇種應該提前2-3個月制備菌袋,完成發菌期的培養,以便在適宜的出菇季節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