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栽培技術 » 正文

    赤靈芝高產栽培的技術


    【發布日期】:2014-08-02  【來源】:福建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赤靈芝高產栽培的技術
      一、靈芝棚的準備根據靈芝的生物學特性,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順暢的專用靈芝棚或民房,地面清潔,墻壁光潔耐潮濕。靈芝栽培入棚之前,棚房要嚴格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5毫升和高錳酸鉀10克密封熏蒸24小時之后使用。
      二、栽培料配方的選擇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用適合本地區的配方。
      1、棉籽殼77%、麩皮10%、玉米粉10%,糖、磷、肥和石膏各1%;
      2、棉籽殼89%、麩皮10%、石膏1%;
      3、木屑70%、麩皮25%、黃豆粉2%、磷肥1%、石膏1.5%和糖0.5%;
      4、玉米芯50%、雜木屑35%和麩皮15%。
      三、栽培料的制作栽培種培養基,不能用松、柏、杉和樟樹等木屑,因其含有有害物質對靈芝生長不利。在配制栽培料時先將棉籽殼、木屑、麩皮、石膏粉等料拌勻,含水60%―65%。料拌好即可裝袋。每袋裝干料400克左右。聚乙烯袋料采用常壓滅菌10小時,聚丙烯料袋采用高壓滅菌2小時,待料冷卻到30℃以下移入無菌箱或無菌室接種。接種前用甲醛和高錳酸鉀熏蒸消毒,同時打開紫外燈,保持40分鐘,然后在無菌操作下接種。一般一瓶麥粒原種可接料袋40袋左右,一瓶棉籽殼原種可接30袋左右。將已接種的菌袋移入消毒好的培養室內,分層排放,一般每排放6―7層,排架之間留有人行通道。
      四、管理技術
      1、發菌階段發菌期間,培養室保持20―30℃,空氣相對濕度40―60%,每天通風半小時,每隔3―4天菌袋上下調動一次,以保持上下袋溫平衡,檢查并防治雜菌污染。當菌絲體發滿2/3時,移入培養棚內,解開袋口,用手一提松一下,留點縫隙。室內散光即可,避免強光照射。一般經25―30天左右,菌絲便可長滿菌袋。
      2、出芝管理出靈芝時棚溫保持在26―30℃,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90―95%,并提供散射光和充足的氧氣;保持地面存有淺水層,每天向墻壁中及空間噴水3―4次。在上午10時以前及下午4時以后各換氣一次,氣溫低時中午11時至下午2時通風換氣。原基膨大3―5天,逐漸形成菌蓋,當菌蓋長出2―3圈,要加大噴水量。菌蓋由白→淺黃→黃→紅褐色變化,當菌蓋邊緣白色消失,邊緣變紅,背面放出紅褐色的孢子粉時,表明子實體成熟,即可及時采收。
      3、采收及采收后管理靈芝采收前5―7天停止噴水,關閉通風口,地面通道鋪上塑料薄膜,以便把散發的孢子粉收集起來。采收靈芝時從柄基部用剪刀切除或用手輕摘,曬干至含水量10―12%,裝袋置于干燥的室內保存或出售。采收完第一茬靈芝后,除去料袋口部的老菌皮,停止噴水2―3天后,提高濕度至90―95%左右,溫度仍保持在26―29℃。待7―10天,又可在原來菌柄處長出子實體,按照前一階段方法培養管理。約25天左右可采收第二茬靈芝,一般可采收2―3茬。第一茬長勢最好,以后幾茬長勢差些。各地氣候溫度不同,利用自然溫度華北地區適于4、5月份種植,7、8月份完畢,每年種一次。
     
     
    [ 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当阳市| 汝城县| 凤庆县| 凤城市| 新安县| 余干县| 鸡泽县| 曲松县| 溆浦县| 南宫市| 苍梧县| 洪泽县| 岳普湖县| 扎兰屯市| 普宁市| 孙吴县| 固始县| 富蕴县| 临沭县| 库尔勒市| 乌拉特中旗| 琼结县| 永昌县| 巴林右旗| 新余市| 江津市| 都匀市| 景洪市| 苗栗市| 白水县| 永宁县| 开鲁县| 吐鲁番市| 大荔县| 舟山市| 固安县| 道真| 钟山县| 肃宁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