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姬菇又名玉蕈、斑玉蕈,味道鮮美,清脆可口,營養豐富,干菇蛋白質含量21%,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屬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在長江流域,利用保溫條件較好的雙層塑料大棚,冬季溫度控制在10-18℃就可出菇。如南京地區,8月份制栽培袋,11月份開袋出菇;冬季有加溫設施的,可在10月份至第二年1月份制栽培袋,1-4月份出菇;夏季溫度低于30℃的地區可在7月份制袋,10月份出菇。真姬菇分解木質素的能力較弱,發菌期偏長,如將培養基質發酵、軟化后再熟料培養,可提高菌絲發菌速度。選用以下配方,管理得當,可使生物轉化率達70%以上。
⑴棉籽殼85%,麩皮15%;
⑵雜木屑40%,棉籽殼40%,麩皮10%,玉米粉10%;
⑶玉米心80%,麩皮20%;
⑷雜木屑65%,麩皮20%,玉米心15%。以上配方可添加硫酸二氫鉀0.2%、硫酸鋅0.1%,同時加入多菇豐1500倍液拌料,以控制發菌期間破袋污染。
目前真姬菇以袋栽為主,一般選35×18厘米的塑料袋,每袋裝干料0.3-0.4公斤,料水比1:1.2。料不宜裝得太緊,扎口后滅菌,常壓100℃10小時,高壓125℃2.5小時。在無菌室內接種,袋口放棉塞通氣發菌。發菌室保持清潔通氣,保證菌絲在適溫下發菌。定期翻袋,清除污染袋。當菌絲發滿袋后移入栽培室,拔出棉塞,在袋口噴水霧,蓋上無紡布,每天在無紡布上噴水霧保濕。當培養基表面出現加厚菌絲和分泌黃色水珠時,拉直擴大袋口,讓菇蕾長大。保持菇房溫度在10-18℃,濕度90%左右,經常開門通氣。無紡布不宜緊貼菌蓋,防止菌蓋積水,產生褐斑病。真姬菇長至菌蓋2-4厘米寬、菌柄4-8厘米長時采收。采后及時清除袋口殘渣,適當補水或添加營養液,保濕管理,在適溫下經10-15天第二批原基出現。目前真姬菇一般長2批菇,轉化率在70%以上。真姬菇開袋后,如遇高溫高濕,要減少噴水量,發生細菌性病害時,及時噴菇菌清500-800倍液控制其危害。發現菇房內有菇蚊成蟲時,及時噴灑菇蟲凈,殺滅菇蚊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