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料配方:沼渣3000公斤、麥草或稻草3000公斤、過磷酸鈣120公斤、尿素18公斤、石灰粉180公斤、石膏粉90公斤、輕質碳酸鈣30公斤、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1440克(12袋)。該配方適應于200~220平方米栽培面積。
2.基料堆酵:除三維精素外,將麥草直接與新鮮沼渣及輔料建堆發酵,方式是一層草料、一層沼渣及輔料,層層堆疊。一般建堆寬1~1.2米、高1.5~2米;自建堆之日算起,分別滿6天、5天、4天、3天各翻一次。翻堆的方法;提前數小時對料堆噴水,使邊緣草料得以充分吸水。從料堆的一端開始,先將邊料取下,將堆內高溫區料做新料堆的底部和頂部,將邊料、底料、頂料翻入新料堆的中部位置。第三次翻堆時,將800倍辛硫磷溶液在每層料中均勻噴入,用量為每噸干料5S公斤左右,以驅殺侵入料堆中的害蟲。最后一次翻堆時,將三維精素均勻噴入。
3.上床播種:完成發酵后,攤開料堆,將pH值調至8左右,并降溫至30℃以下或常溫,即可進棚。播種時,順床基先撒播菌種總量的20%左右,鋪一層料厚約20厘米,稍壓實至10厘米左右,再撒播菌種總量的30%左右,再鋪一層料,壓實,使總厚度為20厘米左右,將剩余菌種的2/3撒到料表,采用“手抓法”使之沉入料內約3~5厘米深處,其余菌種撒到料面并隨之將料面壓平即可。
播種后,即應關閉菇棚通氣孔,使之處于密閉狀態。密閉既是對通氣的暫時禁止和光線的遮擋,又是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有利于菌種盡早恢復傷處,萌發定植。
4.發菌覆土:根據當時的氣溫情況,菇棚密閉時間一般維持3~5天即可。此后進棚觀察,當菌種已萌發,菌絲大多在0.2~0.3厘米之間時,菌種即已經定植。打開通氣孔的1/4左右,使之緩慢換氣,如干燥可適當噴霧增濕。經約20天左右,菌絲可基本發滿料內,可打開料內檢查,基料厚度的2/3以上均有菌絲密布,少量已發至料底,即可進行覆土。
覆土厚度一般在3厘米左右,但主要應根據覆土材料的理化性狀決定,如是草炭土材料,可覆厚至5厘米,如是自制沼糠土或腐殖土材料則可覆厚3厘米左右。
~2.基料堆酵:除三維精素外,將麥草直接與新鮮沼渣及輔料建堆發酵,方式是一層草料、一層沼渣及輔料,層層堆疊。一般建堆寬1~1.2米、高1.5~2米;自建堆之日算起,分別滿6天、5天、4天、3天各翻一次。翻堆的方法;提前數小時對料堆噴水,使邊緣草料得以充分吸水。從料堆的一端開始,先將邊料取下,將堆內高溫區料做新料堆的底部和頂部,將邊料、底料、頂料翻入新料堆的中部位置。第三次翻堆時,將800倍辛硫磷溶液在每層料中均勻噴入,用量為每噸干料5S公斤左右,以驅殺侵入料堆中的害蟲。最后一次翻堆時,將三維精素均勻噴入。
3.上床播種:完成發酵后,攤開料堆,將pH值調至8左右,并降溫至30℃以下或常溫,即可進棚。播種時,順床基先撒播菌種總量的20%左右,鋪一層料厚約20厘米,稍壓實至10厘米左右,再撒播菌種總量的30%左右,再鋪一層料,壓實,使總厚度為20厘米左右,將剩余菌種的2/3撒到料表,采用“手抓法”使之沉入料內約3~5厘米深處,其余菌種撒到料面并隨之將料面壓平即可。
播種后,即應關閉菇棚通氣孔,使之處于密閉狀態。密閉既是對通氣的暫時禁止和光線的遮擋,又是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有利于菌種盡早恢復傷處,萌發定植。
4.發菌覆土:根據當時的氣溫情況,菇棚密閉時間一般維持3~5天即可。此后進棚觀察,當菌種已萌發,菌絲大多在0.2~0.3厘米之間時,菌種即已經定植。打開通氣孔的1/4左右,使之緩慢換氣,如干燥可適當噴霧增濕。經約20天左右,菌絲可基本發滿料內,可打開料內檢查,基料厚度的2/3以上均有菌絲密布,少量已發至料底,即可進行覆土。
覆土厚度一般在3厘米左右,但主要應根據覆土材料的理化性狀決定,如是草炭土材料,可覆厚至5厘米,如是自制沼糠土或腐殖土材料則可覆厚3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