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姬松茸來說應當將發酵料進行兩次發酵,下面請您再介紹一下在堆置過程中的第二次發酵應當怎么做?
姬松茸的再次堆置可以比雙孢蘑菇的二次發酵來得簡單。即可以不進“菇房”而在野外堆置場上進行。但有兩點必須要求做到。一是培養料要求有兩次過細翻堆,即糞草混勻。二是要在最后一次堆置時有8小時將堆溫升至65℃。
具體做法是將長形的堆置改為小山形堆置,料重新拌勻,水份重新調好,使含水量達65%左右。調水后用大塑料膜蓋緊,第一次悶閉48—72小時,然后再次翻堆,再蓋膜悶閉,觀察溫度上升最高點往下回落時,將氣管通入堆中心,使溫度上升65℃,維持6—8小時。即可掀膜調水到至手捏草料,指縫間有水漬而無水滴出為適。然后便應立即上架培養,不可久置,以防污染。
問:在堆制的全過程中,在時間方面應怎么安排更為科學呢?
下面我將堆制過程的時間表講述一下:
堆制程序時間表
堆制程序 時間間隔 添料程序
預堆 1—2天 將稻草、石灰粉,牛糞、餅粉分別加入
建堆 3—4天 將尿素加入
一翻 2—3天 將過磷酸鈣、碳銨分別加入
二翻 2—3天 將石膏粉加入
三翻 1—2天 將碳酸粉、石灰粉分別加入最后將料進房
問:請您將二次發酵工序全過程介紹一下
1、菇房的消毒:每230M2栽培面積的菇房用氣霧消毒劑進行消毒,密封24小時,然后打開門窗通氣排除毒氣,即可進料。
2、進料:把經前發酵的培養料迅速搬進菇房,堆放于菇房的中間三層床架上,厚度自上而下遞增,它們分別是30CM,33CM,36CM。
3、發酵:培養料進房后,關閉門窗,讓其自熱升溫,視料溫上升情況啟閉門窗,調節吐納氣量,促其自熱達到48—52℃,升溫培養1—2天后,再進行蒸氣巴氏消毒,每座菇房可采用四個汽油桶改裝成的蒸氣發生爐灶,但爐灶必須離菇房2M,以防火災,使料室溫達60℃保持6—10小時,而料中心溫度則應達到62℃。在爐火保持48—52℃時繼續培養3—5天,菇房每天小通風1—2次,每次通風數分鐘。如培養料仍有氨味,須繼續升溫培養至氨味消失。測溫時,人不得入室,在室外制一竹竿溫度計,竹竿長2M,直徑2.5CM,在前端挖槽裝入酒精溫度計,捆緊即可,側溫時插入至料中心測溫。經過兩次堆置發酵后培養料的標準是:
料色為褐棕色,腐熟均勻,富有彈性,秸稈類輕輕可以拉斷,含水量為65%左右,pH7.5—7.8之間,料無臭味異味,并具有濃厚的料香味,料內及床架上長滿棉絮狀的嗜熱性微生物菌落。在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嚴防后發酵期間或發酵結束后立即進入菇房,為保證人安全,應先開窗通風后進入。
在搞好培養料發酵的同時是否就應當蓋好菇房,為栽培姬松茸栽培作好準備。姬松茸多為大棚層架式栽培,地點應選擇避風向陽、近水源、土質肥沃的田地。上搭陰棚,高度為2米。寬度與長度不限,但應坐北朝南,畦為東西走向。關于菇房的規格及建筑材料的種類及用量前面我們講過了,這里不再重復!
問: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在什麼季節栽培姬松茸好呢?
姬松茸在北方栽培比南方推遲一個月,下面是南方栽培的季節安排。
春秋兩季栽培季節安排
栽培程序春菇栽培秋姑栽培
母種復壯 12月(前一年) 6月(當年)
原種生產 1月(當年) 7月(當年)
原輔材料到位 2月中下旬(當年) 7月中下旬(當年)
栽培種生產 2月(當年) 8月(當年)
培養料堆制 3月(當年) 8月(當年)
栽培場所選擇 3月中下旬(當年) 8月中下旬(當年)
搭棚床架準備 3月下旬(當年) 8月下旬(當年)
上床栽培 4月上旬(當年) 9月上旬(當年)
栽培管理 4月中旬至6月中旬 9月中旬至于11月下旬
采收與干制 5月上旬至6月下旬 9月下旬至于12月上旬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