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又名袖珍菇、黃白側耳、環柄斗菇、姬平菇和小平菇等,隸屬擔子菌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其子實體單生或叢生,朵小形美,菇蓋直徑1~3厘米,有淺灰色和乳白色兩種,菇柄粗壯,長2~3厘米,中實、色白。秀珍菇質地脆嫩,清甜爽口,且富含蛋白質、脂肪、真菌多糖、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并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營養十分豐富且有保健功能。因此成為近年來新興的菌中新秀,時尚珍菇,頗受市場歡迎。 一、生長發育理化條件 根據秀珍菇生物學特性其所需的生理生化條件要求如下。 1.營養 主要營養源來自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原材料。諸如棉籽殼、甘蔗渣、雜木屑、玉米芯、豆稈等作為碳源;并以麥麩、米糠、尿素和玉米粉等作為氮源;過磷酸鈣、磷酸二氨鉀等作為無機鹽。碳氮比為20-30∶1為適。 2.溫度 秀珍菇屬于中溫型菌類,苗絲生長最適溫為20-25℃,長菇最適溫度為18-22℃,8℃以上的溫差刺激有利原基分化。 3.濕度 培養基含水量60-65%苗絲生長正常。子實體生長發育空氣相對濕度85-95%為好,低于70%子實體不易發生,超過95%時出現菌柄抽長,不長菇蓋的畸形菇。 4.空氣 菌絲生長階段能耐受高于空氣1倍的二氧化碳濃度,子實體生長對二氧化碳耐受能力較弱。如果菇房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大時,易導致未成熟子實體的死亡。 5.光照 苗絲生長不需光線,于實體分化和發育階段則需散射光刺激。一般光照度300-500勒克斯為適。如果菇房光強光過大,不易形成原基,或出現菇柄粗短,不易展蓋。 6.pH值 本品喜歡偏酸性環境,菌絲生長在pH值5.8-6.2均正常生長。 (福建省古田縣 丁湖廣 3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