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的冬季管理(1)
根據長江流域的氣候,每年從1月下旬至2月下旬,氣溫是比較低的時期。在5℃以下的低溫,一般很少出菇,保溫較好的菇房可以少量出菇。如果讓其陸續出菇,即使獲得少的產量,由于菌絲繼續生長,得不到更新的機會,就會早衰,以致使春菇產量不高。但若放任不管,停止噴水和通風,經過一個冬天以后,粗細土粒過分干燥,使菌絲萎縮、干癟,到春季調水時特別困難,對菌絲的生長和出菇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越冬階段仍需給以適當的水分和必要的通風時間,促使菌絲良好的生長,為春季出菇創造有利條件。
1、水分管理
冬季氣溫雖低,但氣候干燥,床面蒸發量仍較大,必須適當地噴水,保持土層中有一定的濕度,以利蘑菇菌絲的生長。一般5-7天噴水一次,每次450ml/m2左右,使細土不發白,捏得扁,搓得碎,含水量保持在15%左右。要防止土面過濕,避免低溫結冰,凍壞新萌發的菌絲。冬季菇房通風較少,如果土濕通氣不好,易使菌絲萎縮。噴水時,可以結合追肥,濃度20%左右。
2、通風管理
冬季氣溫低,菇房要做好保溫工作,同時要有一定的時間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一般每天中午開南窗2-3小時,天暖無風時,南北窗可以同時打開;氣溫特別低時,通風須暫停1-2天,最好室溫能保持在3-4℃以上。菌床底板加系竹根等構成,在12月下旬培養料的反面,可以普遍戳洞,能加強料內通氣,散發掉有害氣體,有利于菌絲體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