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生產培養料--材料的準備
培養料中所含碳氮的多少(C/N),對培養料的發酵好壞有直接關系。據試驗,培養料的碳氫比,在堆料發酵前是33:1,培養料發酵結束后,碳氮比要達到17-18:1比較理想。如每110m2栽培面積需干牛糞2500kg,千稻草2000kg,經換算,應補充尿素29.2kg。。
培養料堆制時,加入適量的化肥,除補充營養的不足外,還可改變培養料的物理性狀。過磷酸鈣和尿素(或硫酸銨)均為速效性化肥,宜于翻堆時加入。石膏可以改變培養料的粘結性而使其松散,有利于菌絲的生長,也增加了硫、鈣礦質元素,還可中和因發酵所產生的碳酸銨而造成的堿性。培養料堆制后如濕度過大,可以加入適量的石膏以排除過多的水分。磷是參加蘑菇的蛋白質形成的,在蘑菇的灰分中含有25%的磷,但畜糞中約含有0.3%。因此,增施適量磷肥對蘑菇蛋白質組成有良好的作用。同時適量的磷能促進微生物學過程的加劇,使堆溫升高加速堆肥分解,并且過磷酸鈣中所含的石膏與堆肥中的有機態氮化物,在氨化作用中放出的氨結合而形成硫酸銨,可以減少氮的損失,用量不應超過0.5%。若堆制成的培養料為酸性,須加入適量消石灰以提高酸堿度。一般每110m2栽培面積的糞草中加石膏50-75kg、過磷酸鈣25-50kg及尿素25kg或硫酸銨50kg。
培養料材料的準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牛糞、豬糞、馬糞最好在冬春積存,因這段時間喂的精料多,糞的質量好。最好隨時收集,隨時貯存。堆積后要拍緊和覆蓋,避免自然發酵和流失。用干糞堆料效果好,特別是牛糞最好曬干備用。貯存的畜糞要及時攤開曬干的,就要曬得干透,防止不干不濕,引起霉爛。曝曬時,如遇下雨應迅速堆壟和覆蓋,以防淋濕。糞塊趁未干時粉碎,以后發酵才會均勻。畜糞也可以在夏季收集曬干備用。
凡已腐爛、發霉的稻、麥草均不能用。剛收割的新鮮稻、麥草。因含水分多,如不當時利用,應曬干貯存,以免霉爛,影響培養料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