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化、食用菌標準、現行香菇標準概況
1、標準化:指為了使社會生產和流通能夠經濟、合理并順利實現,對產品、規格、測試手段等在一定范圍內做出統一的規定。
2、食用菌標準化:指在食用菌生產、加工及包裝、貯運等過程中,嚴格按照國際、國家或地方標準,制定出一系列生產、監測以及評價規則。內容包括:生產環境標準化、投入品標準化、生產過程標準化、產品及其加工標準化、菌種標準化、產品及其加工品包裝、貯存、運輸、營銷的標準化。
3、食用菌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四類。
我國第一個食用菌國家標準為1986/8/1實施的GB/T6192-86黑木耳,至1996年底共發布實施國家、行業標準29個,條例2個;1997年至2004年3月1日共修訂和發布30個(其中修訂5個、產品標準9個、技術規范及檢驗方法7項、菌種標準4個、與食用菌有關的國家標準5個);已審定待發布的國家標準11個。
我國為應對WTO要求,將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轉化為GB/T19000系列國家標準,將ISO14000系列國際標準轉化為 GB/T24000系列國家標準。.
4、現行香菇標準:表1
標準代號 |
標準號 |
標準名稱 |
實施日期 |
狀態 |
強制性國家標準 |
GB9087-2003 |
原產地域產品慶元香菇 |
2003年9月1日 |
強制 |
強制性國家標準 |
GB19170-2003 |
香菇菌種 |
2003年12月1日 |
強制 |
強制性農業標準 |
NY5095-2002 |
無公害食品香菇 |
2002年9月1日 |
強制 |
強制性輕工標準 |
QB1399-1991 |
香菇罐頭 |
1992年8月1日 |
現行 |
強制性輕工標準 |
QB1357-1991 |
香菇豬腳腿罐頭 |
1992年8月1日 |
現行 |
推薦性輕工標準 |
QB/T3601-1999 |
香菇肉醬罐頭 |
1999年4月21日 |
現行 |
推薦性商檢標準 |
SN/T0632-1997 |
出口干香菇檢驗規程 |
1997年10月1日 |
現行 |
推薦性供銷標準 |
GH/T1013-1998 |
香菇 |
1999年3月1日 |
現行 |
無公害香菇生產要按照國家農業部行業標準NY5095-2002《無公害食品香菇》和NY5099-2002《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嚴格執行。
加入WTO后,農產品安全質量問題日益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為開發安全衛生優質的香菇,達到規范市場和保障人體健康的目的,促進香菇生產可持續發展,提高我國香菇在加入WTO后的競爭力,國家農業部于2002年7月發布了行業標準NY5095-2002《無公害食品香菇》和NY5099-2002《無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質安全技術要求》,要求無公害食品香菇的感官指標和安全衛生指標必須符合表2、表3規定。
表2 無公害香菇的感官指標
項目 |
要求 |
外觀 |
菇形完整,大小均勻,棕色、黃褐色、褐色、茶色 |
氣味 |
有香菇特有的香味,無異味 |
霉爛菇 |
無 |
蟲蛀菇/%(質量分數) |
≤1 |
一般雜質/%(質量分數) |
≤0.5 |
有害雜質 |
無 |
水分 |
干香菇/%≤13 |
普通鮮香菇/%≤91 |
|
鮮花菇/%≤86 |
注:鮮香菇不檢一般雜質和有害雜質
表3 無公害香菇的衛生指標
項目 |
指標/(mg/kg) |
|
干香菇 |
鮮香菇 |
|
砷(以As計) |
≤1.0 |
≤0.5 |
鉛(以Pb計) |
≤2.0 |
≤1.0 |
汞(以Hg計) |
≤0.2 |
≤0.1 |
鎘(以Cd計) |
≤1 |
≤0.5 |
亞硫酸鹽(以SO2計) |
≤50 |
|
多菌靈(carbendazim) |
≤0.5 |
|
敵敵畏(dichlorvos) |
≤0.5 |
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劇毒和高毒農藥不得在蔬菜(包括食用菌)生產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