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種制備技術 從食用菌的孢子或子實體組織分離培養出來的第一次純菌絲體,稱為母種或者是一級菌種。由于第一次分離出的母種數量少,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進一步擴大培養后才能大 批量的生產。
(1)使用的材料和器皿
原料:馬鈴薯、葡萄糖或白糖、瓊脂。
器皿:臺秤、燒杯、量簡、小鍋、漏斗、試管。
材料:牛角匙、小刀、繩、棉花、紗布、紙。
(2)配制方法和步驟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的配方: 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如有芽眼去掉,稱取200克。切成花生豆大小的塊,量取1000毫 升水,倒入小鍋中,把切好的馬鈴薯塊一并倒入。開鍋后記時,維持20-3 0分鐘,加熱完 后用三層紗布過濾,去渣,得到馬鈴薯汁,如果馬鈴薯汁不足 1000毫升,補水1000毫升, 而后再倒入鋁鍋中,加人稱量好的瓊脂20克,加熱溶化,然后加葡萄糖25克溶解,即得到 培養基。培養基做好后即可分裝試管,用棉塞塞入試管的深度1寸左右 為宜。把培養基倒人漏斗內分裝試管,每支裝量1寸左右,分裝完畢后每5-6支一組,用雙層報紙捆成捆,將捆成捆的培養基放進滅菌鍋內滅菌,然后在試管上蓋上報紙,將滅菌鍋冷凝管插入內筒小孔內,將螺母對稱扣緊,加熱滅菌30分鐘,最后晾斜面,凝固后備用。
接種和培養: 接種室和接種箱在使用前進行清潔消毒,一般用紫外線燈照射半小時,或用甲醛加5克高錳酸鉀密閉熏蒸4個小時。接種前,接種人員要用酒精擦拭雙手,試管及一切接種設備,進行表面消毒,試管上貼上標簽,注明菌種名稱,接種日期和接種人姓名。
接種時,選擇菌絲健壯,生長旺盛,無老化,沒有感染雜菌的母種試管,在消過毒的無菌室或接種箱內,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操作,接種鏟用酒精消毒,再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滅菌,將接種鏟放在接種試管內冷卻,迅速轉移到母管內,將菌絲及培養基挑起綠豆大小一塊快速移入另一支斜面培養基中央定植。迅速將接種鏟拿出,在酒精燈火焰旁塞緊棉塞兒,然后將試管捆成捆,放入恒溫箱內培養。在25℃條件下培養7天,菌絲就可以長滿試管。制作原料要避光,防潮、防雜菌感染。每支母管可擴大20-80支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