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食用菌的純培養?如何傳代培養?
食用菌是真菌類的微生物,在自然界生活,與其他生物共處于同一環境中。人們有選擇地把食用菌的某些種類進行人工栽培,以得到更多的、純正的產品。因此,要在混雜的生物中把食用菌分離開來,就要進行純培養。所謂純培養,就是通過無菌操作,由食用菌某一種類的單一或少數幾個同種孢子,在適合的培養基上生長發育而成的菌絲體。這種方法獲得的純培養菌絲體是有性的過程產生而獲得的。這些菌絲體處于初生階段,菌絲較纖弱,對環境的適應不強,而且這種方法較復雜,短時間內難大量獲得這種菌絲體,故這種方法多用于試驗、菌種保藏,或遠地引種等。純培養的另一種方法是通過無菌操作從子實體組織分離或從培養基質的菌絲體中分離而得到純菌種,得到的菌絲體是無性過程的產物。菌絲體對環境適應性強,對原來菌種的特性發生變異的可能性較少。這種方法簡易,而且可以短時間內大量生產。
從孢子或組織分離得到的第一次菌絲體叫第一級種,也叫母種。母種從生物學看,對養分的吸收、對環境的適應都要進一步馴化。第一次菌絲體可以在相同培養條件下擴大生產,一般再轉一次管較好,從轉出的試管菌種選擇優良的菌株作為母種。這個方法叫轉管培養。把母種轉入與栽培料接近的營養基質上得到第二級種,叫原種。把原種再接入相同的培養基內叫三級種,也叫生產種或栽培種。這種菌種是直接用于生產的,需求數量大。由第一級種轉至第三級種的過程叫轉接菌種。也就是常說的菌種傳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