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在國民經濟中有什么價值?
食用菌生長迅速,生物效率高,產生蛋白質能力大大超過很多高等植物。據測定,食用菌的蛋白質占干重30?5%,占鮮重約4%,是白菜、番茄、白蘿卜等常見蔬菜的3?倍。食用菌的蛋白質所含的高脂肪、高膽固醇物質比動物性蛋白質少得多。食用菌所含的氨基酸種類齊全。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八種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胱氨酸等食用菌的含量都比較高。食用菌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多種人體免疫活性物質,民間有作保健藥物食用的習慣。如香菇經試驗表明具有抗腫瘤活性,常用作防胃癌藥物。又如木耳常作棉紡廠、礦山職工清除肺塵感染的保健食品。其他的如茯苓、靈芝、蟲草、天麻都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很多食用菌外形悅目、味道鮮美,可以加工成上等菜式。如常見的香菇、蘑菇、平菇等,少數的松茸、榆蘑,珍貴的竹蓀都是很受人們的喜愛。可以說食用菌為人類提供了優質的食物。
我國山多、林地多、地形復雜、氣候多樣,為各種不同的食用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大力發展林木業的同時,可以有計劃地發展食用菌栽培業。實踐證明,山區有豐富的雜灌林木和充足的勞力,可以進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的露地段木栽培,把賤價的雜灌林木變為高檔的商品,使山區的人力、物力得到充分利用。
食用菌的生產還可以帶動加工工業的發展,如制作罐頭、飲料、藥物、保健食品等既豐富人類的食物又擴充勞動市場,有利社會的繁榮。食用菌可以進行出口貿易,增加經濟收入。
我國每年有大量農、林、牧、副、漁及工業廢料產生,這些有機廢料相當部分可以用于栽培食用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代料”,如稻草、甘蔗渣、破籽棉、木屑等都可以用作生產食用菌,這不僅節省木材,而且使這些有機廢物得到合理利用,生產人類食物,減少環境污染,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