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持續暴雪災害,對信陽市設施農業造成重大損失。浉河區、平橋區、新縣等眾多食用菌大棚被暴雪壓塌,菇農損失慘重。面對災情,在民政救災和社會各界幫助以外,菇農們還可采取一些辦法自救。
首先,要總結教訓。從事設施農業要有防范意識,建棚室要預估到各種天災,例如酷暑、嚴寒、大風、暴雪等。還要隨時關注天氣預報,遇到極端天氣要迅速采取措施,如雪前要采用立桿或支架加固大棚,拆掉遮陰網、草簾等附屬物,以減輕大棚負重,利于除雪,并在積雪時及時掃雪。
其次,要積極自救,減少損失。大棚壓塌后,要及時將菌棒挑出來,清理積雪和冰碴,摘掉受凍害的菇后集中到沒壓塌的大棚或暫存室內,待氣溫回升后重新入棚進行催菇管理。
再次,要加強出菇棚管理。必要時白天中午溫度高時掀開棚四周薄膜25-30cm,加強通風1-2小時,防止濕度過大、通風不好引起雜菌感染。雖然大多食用菌有一定的耐低溫能力,但是,受凍后菌棒的菌絲會不同程度受到損傷。當氣溫低于零攝氏度時,要及時關閉大棚門窗、修補棚膜漏孔,減少門窗開啟次數。棚頂蓋上草簾、稻草、保溫氈等增強保溫效果,同時,可以通過加溫等措施保持棚內溫度,力爭低溫天氣仍能多出菇。
最后,要保持清潔。受凍害的菌棒、死菇、耳基要及時清理,棚內雜物和積雪要及時清掃,防止菌棒感染霉菌導致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