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菇和香菇原生質體非對稱融合
PRELIMINARY STUDY ON POLARIZED PROTOPLAST FUSION BETWEEN PLEUROTUS SAJOR-CAJU AND LENTINULA EDODES
王澄澈 梁枝榮
關鍵詞:鳳尾菇,香菇,原生質體,非對稱融合
分類號:Q9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515(2000)03-0413-0415
單雙核體原生質體間的非對稱融合已經在側耳屬內進行了初步研究(梁枝榮等,1999a),研究結果鼓勵我們將這一原生質體融合育種的新思路進一步應用于食用真菌的遠緣雜交育種之中.香菇(Lentinula edodes peglcr已經成為世界性廣泛栽培的食用菌,風味獨特、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因而具有較高的商品價值.但其菌絲生長緩慢,出菇期長,生物效率較低.鳳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 auctnon Sing.)也是一種已經商業化栽培的食用菌,具有菌絲生長快、出菇早、產量較高且耐高溫的特性.香菇與鳳尾菇的有性繁殖同屬四極性異宗配合,具有相似的機理(Chang & Miles,1989).通過單雙核原生質體間的非對稱融合使二者進行體細胞雜交,選育出既保持香菇營養價值又獲得鳳尾菇生長快,出菇早、產量高、耐高溫等生理特性的香菇新品種,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都具有重要意義.
……
作者單位:王澄澈(河南省洛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洛陽 47l003)
梁枝榮(中國科學院北京農村經濟技術開發部北京 100080)
參考文獻:
[1]梁枝榮,趙良啟,1999a.鳳尾菇和蓋囊側耳原生質體非對稱融合的研究.菌物系統,1999,18(4):440~444
[2]梁枝榮,曹素芳,1999b.鳳尾菇營養缺陷型的篩選及其交配型的測定.食用菌,1999,19(5)
[3]Chang S T,Miles P G.著,楊國良,張金霞等譯,1992,食用簟菌及其栽培.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l~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