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地坪(Aerated Slabs)比傳統的水泥硬化地坪增加了供風功能。通風地坪的構造與高壓隧道的通氣地板類似,內部埋設通氣管(圖5),高壓風機供風(圖6),供風壓力高于8000Pa,供風量10~15m3/h.t堆料。

圖5 正在施工的通風地坪

圖6 通風地坪供風系統
在通風地坪上進行堆料一次發酵(圖7),翻堆機運作方便,處理量大,缺點是易受風、雨、雪及陽光的影響(圖8),最好建有防雨或保溫棚,要留有較大的門,以便裝載機、翻堆機進出運作。翻堆時料堆向前推進5m,下一次翻堆朝反方向推進5m,這就意味著料場至少應比料堆長10m。考慮到料堆之間的間隔,所需場地面積一般按1t堆料占地1m長、4㎡寬計算,也就是說100t堆料需要長100m×4m寬=400㎡的場地。
圖7 露天通風地坪上的堆料
圖8 露天堆料易受天氣影響(Peter,2008)
建堆后料堆中心的溫度很快上升,2天后可達60℃,這是高溫微生物迅速生長繁殖的標志。1934年美國科學家Lambert研究發現,堆料發酵3天后,其內部可以分成幾個不同溫層(圖9):
圖9 堆料中幾個不同溫區
A為冷卻區,因暴露在外而料溫較低,是內部微生物的保護層,也是害菌害蟲的“避難所”。
B為放線菌活動區,有明顯的白色菌斑是堆料發酵良好的指標。
C是最適發酵區,此料層即使不進行以后的二次發酵也無問題,是最適宜蘑菇菌絲生長的料層。通風地坪應用于一次發酵,可以造成更多的C區生態環境,得到大量最適宜的一次發酵料。這種主動通氣的一次發酵還可降低氨氣排放量,為0.5kg/t;而傳統的一次發酵產氨量為2.1kg/t(Apard,2009) 。
D是溫度較低的缺氧區,堆料因微生物進行無氧酵解而產生酸臭味,料的pH值很低,料色黑綠,最不適宜蘑菇菌絲生長,必須通過翻堆與其它料區混合,通過再發酵而得到改良。顯然,通風地坪具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可以消除缺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