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龔佩珍; 盛保龍; 唐紅芳
【作者機構】浙江省平湖市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
【摘要】<正>近年來,平湖市利用本地豐富的稻草資源,積極發展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生產,并利用蘑菇菌渣作基肥還田發展蘆筍等高效經濟作物,形成了水稻-蘑菇-蘆筍的循環生態種植模式,既推動了蘑菇、蘆筍等特色產業的發展,又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走出了一條生態農業發展之路。2009年全市34.25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水稻創產值41611萬元,2500畝蘑菇創產值7635萬元,1600畝蘆筍創產值700多萬元,帶動當地糧農出售稻草增收1800多萬元。平湖蘑菇-蘆筍循環生態種植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蘑菇種植以水稻副產品———稻草作培養料,實行多層架立體栽培,土地占用少,生物轉化率高;蘆筍種植又以蘑菇菌渣作基肥改良
【關鍵詞】 蘑菇; 蘆筍; 生態模式; 技術要點
【基金】浙江省三農五方科技協作項目“食用菌循環生產模式研究與示范”課題資助
【文獻出處】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編輯部郵箱,2010年03期
【DOI】CNKI:SUN:ZSYC.0.2010-03-030
【分類號】S646.11;S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