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洪達
【作者機構】河北省故城縣菌協西高才示范園
【摘要】<正>我國是世界棉花的主要生產國,分布著長江、黃河流域及新疆等五大產棉區。每年棉花收獲后有大量的棉稈被廢棄或直接燒掉,如果加以收集用于栽培平菇、姬菇、香菇、黑木耳、杏鮑菇等木腐菌類食用菌,既解決了焚燒棉稈造成的環境污染,又能增加棉農收入,從而實現農業的良性循環(圖1)。圖1生態良性特環示意圖1應用發展前景該循環體系的關鍵是棉稈栽培食用菌技術。棉稈因很難直接作為飼料利用而常被燒掉,也有將其直接用作制沼氣,但因其不易快速腐爛,產沼氣量不高,影響沼氣正常使用。而用棉稈栽培食用菌,在給人類提供大量鮮蘑菇的同時,被食用菌菌絲分解后的棉稈發生了營養成分的改變,產生一種獨特的菌香味,可作為優良的畜禽飼料,形成可持
【關鍵詞】 生態循環; 產業鏈; 棉稈栽培; 技術內容
【文獻出處】 浙江食用菌,Edible Fungi of Zhejiang,編輯部郵箱,2010年02期
【DOI】CNKI:SUN:ZSYC.0.2010-02-033
【分類號】F3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