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青梅 王婧群 林月莉 高小寧 康振生 黃麗麗
【機構】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摘要】利用光鏡和電鏡技術系統研究了蘋果輪紋病菌葡萄座腔菌在成熟果實上的侵染擴展過程及其細胞學特征。掃描電鏡觀察發現,接種后3h位于皮孔處的分生孢子開始萌發,萌發后的孢子從一端或兩端產生芽管直接侵入皮孔細胞,接種后9h完成侵入。30d后果面接種部位表現癥狀,45d后產生子實體。對接種部位取樣進行光鏡和透射電鏡觀察發現,病菌菌絲主要存在于寄主細胞壁、細胞內、細胞間隙及細胞壁與細胞膜之間。菌絲呈絲狀,分枝,具隔膜。菌絲細胞內含有細胞核、線粒體、液泡等細胞器;菌絲外散發出一些高電子密度的顆粒物質,這些物質以菌絲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病菌在果肉細胞生長擴展過程中,果肉細胞發生一系列變化。果肉細胞壁膨脹、變形,胞間層分離、破裂。與菌絲接觸或相鄰的果肉細胞細胞壁電子致密度降低,被降解成為如散發狀的胞壁纖維束絲。果肉細胞的液泡破裂,質壁分離,細胞質凝結壞死并沉積于細胞壁周圍,或通過受損的細胞壁胞間連絲從一個細胞轉移到另一個細胞。后期菌絲在表皮下聚集生長、發育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內壁細胞排列緊密,細胞中含有由數條絲狀物平行排列而成的細胞器。該細胞器形狀多樣,周圍總是分布著豐富的脂肪粒,推測可能與營養的運輸與積累有關。
【基金】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No.B07049);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No.20120303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1071650); 陜西省科技統籌計劃(No.2011KTZB02‐02‐02);
【關鍵詞】蘋果輪紋病菌; 超微結構; 侵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