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淑琴; 通占元; 高云鳳; 李冬梅; 韓丁; 康青; 陳愛萍;
【Author】 YANG Shu-qin;TONG Zhan-yuan;GAO Yun-feng;LI Dong-mei;HAN Ding;KANG Qing;CHEN Ai-ping;Special Care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Station of Hebei Province;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Green mushroom;
【機構】 河北省優撫醫院; 河北省農業環境保護監測站; 河北綠健食用菌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摘要】 以壩上高原張北縣為代表,收集了該縣2003年~2014年間每個月的平均溫度、濕度、光照、積溫、風力等自然氣候情況,比較了靈壽縣與張北縣2010年的氣象數據,分別測定2011年、2012年、2013年3個年度最冷的1月、最熱的7月棚內每日白天和夜間的平均溫度。收集目前適宜人工栽培的平菇等主要食用菌品種的出菇溫度、菌齡、產菇時間等生物學特性。研究提出壩上高原應充分發揮夏季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無污染,光照充足環境好的優勢,以香菇、雙孢蘑菇為主栽品種,適度發展茶樹菇、平菇、姬菇、秀珍菇等品種栽培。以夏季產出優質鮮菇為核心,研究開發增溫養菌、防風保濕的設施設備及配套技術。按照生育期短的品種一年栽培兩期或兩年栽培三期,生育期長的品種一年栽培一期的模式,重點發展錯季食用菌,既可滿足市場需求,又可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更多還原
【關鍵詞】 壩上高原; 食用菌; 栽培; 氣候; 張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