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種了50個樹根斗,目前至少收入茯苓產量1000斤,按照市場價2元/斤計算,我今年可以收入2000元左右。種植劃得算,不費事,抽點空就可以把它管理好了,現在我們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植了茯苓。”正在銷售茯苓的重慶石柱馬武鎮交寺村杉坪組村民石華連給筆者算了一筆經濟賬。
近年來,該鎮為了使村民早日走上致富路,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采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形成茯苓產業鏈。合作社為所有種植戶免費提供菌種及菌苓,負責種植技術服務。茯苓成熟后,合作社以保護價進行回收,并與林農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林農基本無風險。
據悉,目前該鎮種植茯苓規模達到50畝,產值超過20萬元,有效的推動農戶實現萬元增收。
近年來,該鎮為了使村民早日走上致富路,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發展的產業,采用“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形成茯苓產業鏈。合作社為所有種植戶免費提供菌種及菌苓,負責種植技術服務。茯苓成熟后,合作社以保護價進行回收,并與林農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林農基本無風險。
據悉,目前該鎮種植茯苓規模達到50畝,產值超過20萬元,有效的推動農戶實現萬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