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

2020 年 3 月11日,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發生了因食用韓國 SunHong食品公司銷售的金針菇致4人死亡、30人住院的案例,原因可能是韓國產金針菇某款產品受到李斯特菌污染。該事件一經報道,引發人們對金針菇及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的廣泛關注。為增強廣大食用菌從業者安全意識,提升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本協會就防范李斯特菌污染食用菌產品的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學認識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有多個種,其中只有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能引起人類疾病。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廢水、爛菜、凍魚、凍肉中均可能檢測到。該菌在2℃~42℃(也有報道在0℃能緩慢生長)均能生長,冷藏條件無法控制該菌的生長繁殖。該菌屬于兼厭氧菌,有氧氣或無氧氣的條件下均能生長,真空包裝不能有效控制該菌的生長。但是,該菌不耐熱,70℃處理2分鐘以上就可以殺死,所以,只要將金針菇煮熟了再吃就完全沒事。鑒于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長特性,它不僅在金針菇上可能孳生,在其它食品上也都可能孳生。
二、 高度重視李斯特菌污染
除此次報道案例外,因食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而導致感染甚至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見。據報道,2017年12月26日,法國通報一批次韓國金針菇檢出李斯特菌,已采取召回措施。2018年3月,南非李斯特菌病爆發,造成180人死亡,原因是肉干香腸感染李斯特菌。2018年8月,西班牙全國被確診李斯特菌感染者為150人,死亡1人,此次感染與當地一個豬肉包裝廠產品含李斯特菌有關。2018年11月16日,比利時通過 RASFF 通報韓國出口的金針菇受到了李斯特菌污染不合格。2019年10月,兩名德國人因吃了受李斯特菌感染香腸而身亡。以上報道說明受李斯特菌污染食品導致的死亡事件時有發生,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三、加強防范李斯特菌污染食用菌
為確保我省食用菌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要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在做好生產安全的同時,強化產品安全。一要加強食用菌安全生產管理。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要搞好生產各環節環境衛生, 杜絕生產環境有害微生物滋生感染。二要加強產品儲運安全管理。產品積壓、冷藏不當、長途運輸是造成李斯特菌感染的主要原因,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要根據市場行情調整食用菌生產,避免產品積壓,同時做好貯藏和長途運輸過程的溫度控制和環境衛生。三要加強產品安全檢測。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要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一品一碼”可追溯制度,加強產品市場準入質量安全檢測。建議鮮菇出口量大的企業可購買李斯特菌快速檢測拭子備用,有需要時自行檢測;若遇突發情況自行檢測的同時快速送往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如各地疾控中心檢測。四要加強產品安全標識提醒。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要完善、規范產品安全標識,標明貯藏條件及保質期,增加食用方法、風險提示等內容,提醒消費者由于不當處理可能帶來的健康安全風險。五要制定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圍繞風險隱患、責任主體、處置方法等方面內容,針對可能出現的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故,制定應急處置預案,一旦發生突發事故,能科學及時處置。
以上通知要求,望各會員單位及相關企業共同遵守。
